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2 14: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全名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品简介
知识备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着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描写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作品标题时说“钢铁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恶劣的环境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钢铁”是指信念、意志、毅力。“烈火与骤冷”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知识备查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地下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上前线后,他奋勇作战,数次立功,后因右眼失明不得不离开前线。来到地方上,保尔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与寒冷、饥饿、伤病和匪帮的偷袭做斗争。因身患伤寒差点儿不治身亡。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他曾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走出低谷,开始文学创作。保尔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达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整体感知
内容简介
第一部:国内战争
辍学——偷枪事件——认识冬妮亚——袭击押送兵——被捕后误放——战场上的搏杀——与冬妮亚分手——参加肃反工作
?
第二部: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捣毁匪巢——工地上的磨练——悼念牺牲的红军——工作中的斗争——病魔缠身——克服自杀念头——与达雅结婚——进行文学创作——重回战斗行列
整体感知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1.12岁那年,保尔因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父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被开除。
2.保尔结识装配工朱赫来,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和保尔讲革命道理。
3.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保尔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员。
4.保尔看到朱赫来被押解时,果断救了朱赫来。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5.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精读细研
中心事件
6.保尔邀请冬妮亚参加共青团会议,在会上,保尔因为冬妮娅的打扮、轻蔑挑衅的眼光和她争吵起来,两个人最终分手了。
7.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
8.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两人相爱。
9.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10.保尔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作。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
精读细研
中心事件
作品展示了苏联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历史画面,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同时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精读细研
作品主题
保尔·柯察金: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贫苦,有鲜明的阶级爱憎,从小养成了倔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因病致残后,意志坚强,毅力惊人。在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品质。
精读细研
人物形象
朱赫来:老一辈革命者的形象,老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是保尔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他教会保尔电工技术、英式拳击以及日常生活中保尔所不懂的许多事情。
精读细研
人物形象
冬妮娅:天真、淳朴,但贪图安逸的生活。
保尔的第一个女友,林务官的女儿。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因她庸俗的个人主义,保尔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精读细研
人物形象
丽达:优秀的共产党员。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与保尔志同道合。因为丽达的哥哥造成了保尔的误会,丽达最终没有与保尔在一起。
精读细研
人物形象
阿尔焦姆:保尔的哥哥,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精读细研
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加入红军,并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在与敌军的抗争中,显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
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图
彼得留拉
谢廖沙
朱赫来
达雅
阿尔焦姆
冬妮娅
丽达
维克托
恋人
夫妻
兄弟
朋友
引领
保尔
敌人
告密
初恋情人
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人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日记和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2.书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也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3.人物塑造,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充满正能量。
4.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精读细研
艺术特色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与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