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1
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创新的空间和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增强学习知识的能力.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是宝贵的资源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 资 源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 学 目 标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难点: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解决措施
设计小活动
图片视频
生态体验
角色扮演
听 水
看 水
画 水
教学
流程
护 水
用 水
乐子吴吞
制作
家庭日用水量教具
水不均!!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局前进农场中学 张齐兵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齐兵,来自绿色米都建三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资源》这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版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这六个方面对本教学设计加以阐述。
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创新的空间和实践的平台,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增强学习知识的能力。
1.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教材通过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水资源的现状。
2、教材的重组加工
我在设计教学时打破了原有的教材顺序,将教材的三部分内容重新整合。以水为主线,将本课划分为看水的形态——听水的歌曲——用水(分布特点)——护水(环保)——画水(交流体会,展示成果)等5个版块。
学习优势:八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强,对于水资源的知识已有初步了解,都喜欢动手做,喜欢创新求异,喜欢完成稍微有一点难度的事情。
学习困难: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特点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如下:
课程标准: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
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特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解决措施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充分利用地图、 图片、视频创设情境;通过生态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激情,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其学习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体现。
看水,听水,用水,护水,画水等五个版块:
设计:看静态的水,流动的水、干净的水、污染的水、
湿润地区的水、干旱地区的水。
设计意图:通过看水让学生感受到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从而产生惜水的感情。
设计:播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分析歌词意思、领会歌曲意境。
设计意图:“长江之歌” 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好的形式是成功的一半。这部分内容我设计生态体验、合作学习、角色扮演三个环节:
活动一、水资源的生态体验----撕纸条
活动的目的:通过日常的对利用水的生态体验,体会水资源的宝贵,为提高合理利用水资源意识做铺垫。
活动规则
1.每个小组四人组成一个家庭,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方面需要水?
2.根据每个家庭的用水项目,对照用水量表,撕掉相应的数量的纸条。在一天中,用水有什么感受?
说明(根据城市居民用水量标准制定一家的用水量,每个组都给代表相同数量的水有刻度的卡片,便于学生体验。有些家庭就会出现用水紧张的现象。)
3.重新安排一天中水的利用,你有什么感受?
用途 用水量(升)
淋浴15分钟 75升 (水长流)
刷牙3分钟 10升 (水长流)
洗手1分钟 5升 (水长流)
抽水马桶(标准型) 23升
抽水马桶(节水型) 6升
洗衣机工作一次(标准型) 151升
用手洗碗6分钟 30升 (水长流)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地域分区 日用水量(L/人·d) 适用范围
一 80~135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二 85~140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宁夏、甘肃
三 120~180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四 150~220 广西、广东、海南
五 100~140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六 75~125 新疆、西藏、青海
(这个表格也能体现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蓝色星球,我们还会缺水呢?学生小组合作了解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从而提升水资源是宝贝资源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如何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特点及原因,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学生采用图表对比的方式来学习。
由于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而他们又主要来自于降水。所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我国降水的影响。由于降水分布知识在前面的学习过程已有储备,所以在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讨论完成两个预设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我在巡视过程中,我对个别有困难的小组进行了点拨指导。学生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在合作中得到收获。通过学生活动,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团队意识,巩固旧知,增加新知,实现能力目标;懂得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如何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呢?我采取的是角色扮演的方式——争做水利专家。
设计意图:学生争做水利专家时,要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提升自己的成就感,我真行,我最棒。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可能无从下手,我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了知识迁移。
1.“如果每天家里定点(12:00—13:00)给水,这种情况反映的是时间还是空间分布不均?为了使得我们早上和晚上都有水用,我们该怎么办呢?”
2.“如果家里一天都没有水,前楼有水又该怎么办呢?“大家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了时间还是空间分布不均呢?如果我国水资源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以水利专家的身份介绍我国重要水利工程——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在用水环节中时我采有新闻搜索的方式引出今年南方旱灾等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就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克服了这个年龄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难题。学生很快学习状态。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也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可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空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而要爱水护水
我设计了四个小栏目:①爱水护水伴我行②节约用水我出招(家庭节水 工业节水 农业节水) ③护水QQ大联盟 开通腾讯微博 关注节水常识和技术资讯 制做爱水护水的Flash动画等形式上传,大家资源共享 ④水--我能为你做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爱护水资源,为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画对“爱护水资源”进行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漫画,可以是手抄报,也可以是倡议书。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自己盘点活动收获,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
设计意图:该板书设计突出重难点,脉络清晰、形象,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便于记忆。
整堂课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所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不同的情境,一次次的活动、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将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质疑;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知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在这节课中有个别学生活动不积极,参与程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
以上是我对《水资源》的说课,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2.合作学习,获取新知
1.生态体验,唤醒意识
3.角色扮演,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