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雷锋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30 13: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
请将以下选择题的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第II卷中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最佳答案写在答卷上表格中,共48分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2、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 == 2H2O(1) △H= ―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
D.H2(g)+ O2(g) == H2O(1) △H= ―285.8kJ/mol
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熔化时不导电 B 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C 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 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4、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5、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小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6、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溶液)(红色)H++In—(溶液无色)
浓度为0.02mol/L的下列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
A ①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④ D ②③⑥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A.放热44kJ B. 吸热22KJ C.放热22kJ D. 吸热44KJ
8、下列溶液中H+浓度为0.01mol/L的是 ( )
A 0.01mol/L的CH3COOH B 0.01mol/LHCl0
C 0.01mol/LHF D 0.005mol/LH2SO4
9、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Na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一定不参加化学反应
C 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 反应开始时速率相同
D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I2(g)2HI(g),把容积缩小一倍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
10、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氨水的加入体积V的变化曲线图是 ( )
11、1mol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3mol离子的是 ( )
A H2S B Fe2(SO4)3 C Ba(OH)2 D NaCl
13、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能入CO2气体 D.向水中加食盐晶体
14、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 NH4+ + NH2-,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液氨中含有NH3、NH4+、NH2-
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液氨的最离达到平衡时c(NH3)= c(NH4+)= c(NH2-)
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一定有c(NH4+)= c(NH2-)
15、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气)cC(气)+dD(气),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
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17、(12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
_ 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
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18、(16分)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19、(12分)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I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HI的物质的量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 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则甲条件可
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 (g) + O2(g) 2SO3(g) 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达平衡状态时, SO2的转化率=
20、(8分)某温度下,纯水中c(H+)=2.0×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c(OH-)= mol/L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6mol/L,则 c(OH-)= mol/L
21、(4分)已知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0×10—5。计算0.1mol/L的醋酸溶液里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