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整理与练习(2)
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进一步认识一些运算的规律,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和一些运算规律简便计算,并能解释算法的合理性;能分析和解决相遇问题和一些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2.进一步思辨一些运算规律,加深了解简便算法和运算律、计算规律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培养灵活、简捷计算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具有应用知识简便计算的意识,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产生探索和研究计算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表现,培养依据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简便计算和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合理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你已经掌握了哪些运算律?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26543026670加法
乘法
运算律
加法
乘法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请大家应用运算律或计算规律,说说下面这些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25+46+54+75 2×14×15 (40+3)×25 154-78-22
指名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这节课我们继续整理与练习关于运算律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巩固学过的简便计算,进一步熟悉和获得一些计算规律,并应用于简便计算。同时要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与应用
1.一星级练习——第6、7题
第6题: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90÷5÷2 360÷8÷5
290÷(5×2) 360÷(8×5)
明确要求,学生按题组计算,交流并板书得数。
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两题有什么联系?哪一题计算容易一些?
小结:从刚才的计算、比较中可以看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根据这样的联系,有些算式可以通过算式转化,用简便方法计算得数。
第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210÷6÷5 630÷2÷35 360÷45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简便计算,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可以简便?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有什么小秘诀吗?
小结:如果应用运算律或运算规律,能把原来的算式转化为能凑成整十、整百数,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这样的算式就可以简便计算。
2.二星级练习——第8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48+203 98×32 36×15 254+72+46 138-37-63
129-(29+57) 43+43×99 48×101-48 57×69+69×43
学生在作业纸上写出简便计算的第一步,指名交流,说说这样简便计算的依据。
3.三星级练习——第9、10、11题
(1)第9题:张平和夏晓同时从家出发去天文展览馆,张平的速度是65米/分,夏晓的速度是70米/分,15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从张平家经过天文展览馆到夏晓家的路程是多少米?
指名读题和口头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张平家经过天文展览馆到夏晓家的路程就是什么?
(2)第10题:
读题,理解题意。解决题中的三个问题都要先算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交流,关注计算过程中是否能够主动进行简便计算。
(3)第11题:和平路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人数如下:
年级
四
五
六
班级数
3
3
2
每组人数
45
48
48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第(1)问: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哪个算式计算方便一些?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根据题中的条件,有些问题可以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而有些问题只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探索与实践
1.四星级练习——第12题:
读题,说说题里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王大伯家今年一共收大白菜多少千克,就是求多少垄大白菜的重量?要先求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交流算式及计算过程。
结合板书小结:五个数连加,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用每垄平均产量求总产量的时候,102×4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五星级练习——第13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看是否相等,并填写○里的符号。
引导:请你找一找规律,把最后一题填写完整。
交流:你发现的是什么规律?最后一题怎样填写的?
为什么左右两边算式会相等呢?想一想能不能用运算律来说明题中的规律?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桌讨论。
交流:应用乘法分配律,如 99×99+199 =99×99+99+100
=99×100+100
=(99+1)×100
=100×100
学生任意选择一组,应用运算律说明等式的成立。
四、评价与反思
1.这节复习课我们进行了五个层次的星级练习,在这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我评价:阅读“评价与反思”,明确评价的三方面内容,在☆上涂色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