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噪声 同步自测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噪声 同步自测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3 10: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噪声 同步自测
一、单选题
1.宁波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3.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将教室的窗户打开??????????????????????????????????????????????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4.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A.?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B.?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C.?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D.?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6.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
A.?110dB??????????????????????????????????B.?50dB??????????????????????????????????C.?70dB??????????????????????????????????D.?90dB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紧门窗后,屋外传来的声音明显变小,是由于固体不能传声
B.?坦克驾驶员需佩戴防噪声耳罩,是由于噪声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C.?演奏同一乐曲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人耳听不见超声波
8.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9.因衣物没有放平而引起洗衣机的振动产生噪声,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0.假如与你家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放音响或引吭高歌,为了减少这些声音对你学习、休息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方法没有用的是??? (??? )
A.?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
11.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1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对人的健康有害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
D.?乐音与噪声有根本的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
13.宁波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该设施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 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14.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时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减少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15.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16.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17.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1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2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22.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
2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了噪声。
24.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5.?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线路S1线已全线开工建设,将于2016年底开通运行.这条磁悬浮线路将连接北京西部的门头沟新城和石景山区苹果园站,全长约为10km,运行时间约为6min,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相比传统轨交,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具有节能、环保、噪音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其中,噪音小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2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
27.?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
28.?“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 .
29.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________
30.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地震时会伴有很强的________(超/次)声波,会使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31.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①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②噪声诊病。科技人员研制出一种激光听力诊断器,先让装置发出微弱短促的噪声波,使人的耳膜振动,然后由装置中的微型电脑根据回声,把有关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师诊断。此法测试快速,对人体无害且不痛不痒,很适合儿童诊病。
③噪声武器。目前已研制出一种“噪声弹”,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噪声波,麻痹人的中枢系统,使人暂时昏迷。该弹可以用于对付恐怖分子,特别是劫机犯等。
(1)噪声被利用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为乐音。因为噪声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选填“无”或“有”,下同)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而乐音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2)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发现,对人类来说,噪声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B 3. A 4. C 5. C
6. C 7. A 8. A 9. A 10. C
11. B 12. D 13. B 14. C 15. C
16. B 17. D 18. C 19. B 20. D
21. D
二、填空题
22. 声源;响度
23. 300;能;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24. 响度;声源
25. 100;声源
26. 甲;在噪声源处减小噪声(或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或在人耳处减小噪声)
27. 声源处 ;响度 
28. 产生;传播
29. 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蓬松多孔
30. 声源;次
31. (1)不能;无;有
(2)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虽然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现出对我们有害的一面,但噪声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合理即可)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 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人耳处减弱;③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而B、C、D错误。
2. B
【解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来减弱是在传播过程中来减弱。
3. A
【解析】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A、在校园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测出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不能减弱噪声反而增大了噪声的干扰,故C错误;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能减弱噪声的干扰,但是不可行,因为戴上耳罩后学生无法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故D错误。
4. C
【解析】从物理学角度可知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根据噪声的定义可以判断,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属于噪声。
5. C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由振动的幅度决定;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知道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时,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
B、人们小声说话时,是指声音的响度小,与音调无关,故B选项错误;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选项正确;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选项错误。
6. C
【解析】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选C。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雪=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7. A
【解析】关紧门窗后,屋外传来的声音明显变小,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坦克驾驶员需佩戴防噪声耳罩,是由于噪声严重危害人的健康,这样可以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演奏同一乐曲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超声波的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听不见超声波,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音色是区别声音最重要的依据,可以在传播的途径上减弱噪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8. A
【解析】从产生角度,乐器发出的声音有时是乐音,有时是噪声,如不会拉小提琴的人拉琴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出发,即使是乐器发出非常悦耳的声音,但时间和地点不对,也会成为噪声,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从环保角度出发,再动听的歌声也会成为噪声,如上课期间外面大街上喇叭传来的歌声,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噪声;另时间和地点不对,好听的歌声也会成为噪声,如半夜12点钟,再动听的歌声,对于想休息的人来说也是噪声,选项B正确,不合题意;根据从环保角度出发的噪声定义可知,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选项C正确,不合题意;根据从噪声产生的角度的定义可知,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噪声的定义有两个:①从产生角度定义,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环保角度定义,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9. A
【解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选出从根本上减弱噪声的最好办法。用洗衣机将衣服脱水甩干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此时消除噪声的最好方法是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防止无规律振动的产生.故A选项处理方法合理。BCD虽然能使噪声减弱,但不能从根本上做到减弱噪声,因此处理方法不合理。
10. C
【解析】
A、将门窗关紧,可以在噪声的传播中减弱噪声,A错误;
B、用棉花塞住耳朵,可以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B错误;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这样只能会使噪声更大,C正确;
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可以在噪声的传播中减弱噪声,错误。
11. B
【解析】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12. D
【解析】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对人的健康有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如果在人家休息、工作或学习时,大声的放音乐,也会对大家产生影响,这时乐音叫变成噪声,故D错误符合题意。
13. B
【解析】根据噪声强弱的单位和减弱噪声的方法分析判断。
A.采用全封闭隔音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音的传播,故A错误;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B正确;
CD.隔音板利用声音的反射阻断噪声向某个方向的传播,故C、D错误。
14. C
【解析】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解答。
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和跳广场舞时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是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降低噪声污染,故C正确,而A、B、D错误。
15. C
【解析】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解答。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故C正确;
关闭门窗,并不能对声源产生任何影响,更不会对噪声的传播速度产生影响,故A、B、D错误。
16. B
【解析】根据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知识分析判断。“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减小飞机发出的巨大噪声传入耳朵,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而A、C、D错误。
17. D
【解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据此分析判断。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故A不合题意;
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故B不合题意;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这是在人耳处减弱,故C不合题意;
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符合题意。
18. C
【解析】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
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
C.养蜂人通过听蜜蜂的“嗡嗡”声,辨别声音音调的变化,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故C正确;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
19. B
【解析】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
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错误。
20. D
【解析】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放低些,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1. D
【解析】根据声音的发声传播与接收,可对噪声进行控制。方法有:一、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由题意知,将道路设计成下凹道路,使汽车产生的噪声在传播中遇到两侧高起的路面阻挡后被反弹回,使声音在凹道内反射消耗,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应该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
22. 声源;响度
【解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23. 300;能;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解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则 ;又因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中,所以能听到;
图甲是禁止鸣笛的图标,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图乙中的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已知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24. 响度;声源
【解析】解:(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
(2)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25. 100;声源
【解析】解:6min=110h,
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v=st=10km110h?=100km/h;
噪音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6. 甲;在噪声源处减小噪声(或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或在人耳处减小噪声)
【解析】(1)物理学中,将物体的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将物体的无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解答。
27. 声源处 ;响度 
【解析】解: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闹铃声逐渐变强,说明声音的振幅增大,则响度变大.
28. 产生;传播
【解析】解:“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9. 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蓬松多孔
【解析】由题意可知,如果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由表格数据可知,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由短到长的排列是: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材料,距离越短,隔音性能越好;
30. 声源;次
【解析】其中“轻手轻脚过楼道”是让声源尽量不发出噪声,所以应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声波为次声波。
31. (1)不能;无;有
(2)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虽然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现出对我们有害的一面,但噪声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合理即可)
【解析】
(1)噪声被利用时不能成为乐音。因为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而乐音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2)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发现,对人类来说,噪声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虽然噪声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现出对我们有害的一面,但噪声也可以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