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曹刿论战 讲练课件——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 曹刿论战 讲练课件——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2 20:1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较完整地记述了250余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情况,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文学常识
我国古代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一、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二、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三、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
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五、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六、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为了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本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具体分析。
生:①将曹刿与乡人对比,衬托出曹刿抗敌卫国的责任心和爱国热忱;②将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鲁庄公的政治无知来衬托曹刿政治上的深谋远虑;③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稳重;④以鲁庄公军事上的无能衬托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通过这些对比、衬托,一个出身下层而高度爱国、深谋远虑、才能出众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曹刿(guì)     遂逐齐师(suì)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shì) 彼竭我盈(yíng) 一鼓作气(zuò)
C.旗靡(mǐ) 弗敢专也(fú) 夫大国(fū)
D.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小惠未遍(bi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小惠未遍(遍及、普遍)   
(2)必以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3)忠之属也(类)
(4)齐师败绩(大败)
(5)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6)夫大国,难测也(推测,估计)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又何间焉    古义:__参与__ 今义:__隔开,不连接__
(2)肉食者鄙 古义:__浅陋,指目光短浅__
今义:__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__
(3)衣食所安 古义:__安身__ 今义:__安稳,安全__
(4)牺牲玉帛 古义:__祭祀用的牛、羊、猪等__
今义:__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放弃、损__
__害一方的利益__
(5)再而衰 古义:__第二次__
今义:__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__
(6)小大之狱 古义:__指诉讼事件__ 今义:__监狱__
(7)可以一战 古义:__可以凭借__ 今义:__能,行__
(8)忠之属也 古义:__尽力做好分内的事__今义:__忠诚,忠心__
(9)弗敢加也 古义:__虚夸,夸大__ 今义:__增加__
(10)齐师伐我 古义:__攻打__ 今义:__砍__
4.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请结合语境解释。
(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轮痕迹散乱了,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7.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晋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
(3)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相照应的句子是:_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__。
(4)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相近的句子是:__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__。
(一)(原创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虞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①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②,惟德繄③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④,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⑤,曰:“虞不腊⑥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释】①据:保佑。②易物:改变祭品。③繄(yī):句中语气词。④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ó”,即虢国。⑤以其族行:带领他
的家族出走。⑥腊:岁终祭祀。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弗敢加也(虚夸、夸大)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即使)
(3)惟德是依(只)
(4)弗听,许晋使(答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A.登轼而望之    再而衰,三而竭
B.吾视其辙乱 神其吐之乎
C.战则请从 则非德民不和
D.战于长勺 馆于虞
【点拨】A项,连词,表承接;B项,代词,他们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连词,表承接;D项,介词,在。
10.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难道会将它们吐出来吗?
12.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分别从“__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_”和“__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__”可知。甲文中,曹刿认为__取信于民__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__重视仁德__。
(二)(2019·龙东中考改编)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
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参与)
(2)神弗福(赐福,保佑)
(3)止其旁(停)
(4)久留徒扰贤者耳(只,只是)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儿何不捕之  肉食者谋之
B.以状白安 徒以有先生也
C.战于长勺 所患有甚于死者
D.登轼而望之 其人讶而起
【点拨】A项,均为代词;B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介词,在/介词,比;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15.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16.翻译下列语句。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袁安听说以后,怀疑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观察。
17.甲、乙两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甲文是:_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乙文是__(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__。
18.(2019·天水中考)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题。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捕捉家庭生活中一个温馨感人的镜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①小时候依偎在妈妈怀里听故事。②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赏月亮,吃月饼,笑声不断。③中考前,爸妈满怀期待送我进考场。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__树楷模)___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