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相同距离的两段时间内,其速度增量(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2.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观察到B球先落地,A球后落地
B.增大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的力度,可以使A球先落地
C.该实验说明小球A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D.该实验说明小球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不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不同,但方向一定相同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要时间足够长,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可以竖直向下
4.物体A做平抛运动,以物体被抛出的位置为原点O,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沿两坐标轴分别放置两个光屏。两束平行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在两个光屏上分别留下物体的两个“影子”的坐标分别为x、y,则图中两个影子的坐标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从同一位置O点先后水平抛出甲、乙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的A、B两点,乙球在B点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后恰好也落在A点,忽略一切阻力。则( )
A.两球质量一定相等
B.两球落在A点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从O点到A点两球运动的时间一定相等
D.甲、乙两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1
6.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且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则平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 )
A.一定在水平方向 B.一定竖直向下
C.一定竖直向上 D.不水平方向也不在竖直方向
7.平抛运动可视为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匀减速运动
8.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D.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平抛运动的落地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10.下列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是( )
A.升空的火箭 B.树上落下的果实
C.投向篮框的篮球 D.水平飞行的飞机自由释放的物体
11.有A、B两小球,A的质量为B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从同一点处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B.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加速度a=g的匀变速运动
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
13.在图中有一幅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它是( )
A. B.
C. D.
14.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哪一项不是抛体运动的例子( )
A.从枪口水平射出的子弹
B.一只棒球被一根棒球棍水平击出后
C.一只以水平且初速度不为零的初速度,飘向高空的热气球
D.一只小球沿水平桌面飞出后的运动
二、解答题
15.某同学目测桌子高度大约为0.8m,他使小球沿桌面水平飞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录像(每秒25帧)。如果这位同学采用逐帧分析的办法,保存并打印各帧的画面。他大约可以得到几帧小球正在空中运动的照片?
16.有A、B两个小球,用长的细绳连接,现将A、B两球从某高度处同一点,先后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拋出,相隔时间为,取,先抛A球,不计空气阻力,抛出点足够高,求:
(1) A球抛出后,经多长时间,两球恰好将细绳拉直;
(2)细绳刚拉直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弦值。
17.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 A、B、C 三点,取 A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 中已标出,g=10 m/s2。求: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2)小球抛出点的坐标。
18.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加速度方向也可能时刻变化.(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B 7.A 8.B 9.B 10.D 11.A 12.B 13.C 14.C
15.10帧
16.(l) ;(2)。
17.(1)1.0m/s,(2)(-10cm,-5cm).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