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4.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
A.1860年 B.1894年 C.1917年 D.1949年
5.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后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 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请问下面属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 )
A.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
C.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7.1950年9月,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文中的“邻人”是指( )
A.泰国 B.越南 C.朝鲜 D.缅甸
8.1950年,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
A.抗美援朝 B.进军西藏 C.挺进大别山 D.发动三大战役
9.有关上甘岭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发生于1952年10月 ②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 ③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④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1.回顾过去的血与火的激烈战斗,我们发自内心对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2.下图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①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④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一五”计划完成
14.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15.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
C.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30日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材料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在庄严雄壮的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接着举行了盛大的陆海空三军阅兵式,在场的各界群众欢呼雀跃,用热烈的掌声为人民的子弟兵喝彩。阅兵式后,群众开始了提灯游行。这时,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1)简要说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目的,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6分)
(2)材料二中的“今天”具体指的是哪一天?阅读上述材料,总结出“盛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6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
(4)请举两个以上事例说明旧社会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中国能够改变“悲惨命运”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由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的“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人入侵的胜利。(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总户数% 占总耕地%
地主、富农 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 14
材料二
材料三 1952年底,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材料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指出,要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任务。
(1)上面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实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谈谈: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这次改革?(6分)
(3)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上述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6分)
(4)中共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任务。请你结合当前的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分)
答案:
一、
--15 CCCDC DCADC CAACA
二、
16. (1)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军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升国旗、人民解放军三军阅兵式、盛大的群众游行等。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可以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可以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圆明园,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等典型史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亿万群众前赴后继、团结奋斗的革命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7. (1) 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只要答出其听任意两点或意思相近即可)
(2) 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
(3) 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说明:只要答出其中的任意一点或意思相近即可)
(4)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等。
18. (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总耕地的14%。这种耕地占有状况极不公平,带有严重的剥削性。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封建的重要内容,必须完成。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 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冬起进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是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其次是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第三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