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2 15: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教学设计特色
教学立意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然而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这些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基础。
教学构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在内容上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在此基础上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依据课程标准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围绕战、和为主线,将本课三个子目的教学分为了四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战前实力的积聚,通过故事讲述北宋、辽和西夏的起源与崛起,使得学生明白当时有三个政权存在,他们在相互往来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利益冲突,从而展开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北宋与辽的战与和、北宋与西夏的战与和。战与和是三者关系的主线,对于为什么由战到和,又为什么会在有利局势下签订条约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将通过结合第四部分战和形势下的融合,使学生了解到和平给双方带来的影响。每个部分之间环环相扣,体现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多个政权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北宋是三个并列的政权?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北宋的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这一时期影视资源较为丰富,如《忠烈杨家将》、《天龙八部》等,对辽、北宋和西夏关系有初步了解,但对于民族间的融合理解困难。思维特点上,本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要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精选的图片、史料激发学习兴趣,设计学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政权间战与和的关系,通过讨论“澶渊之盟的作用”等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看到的不是当年北宋失去了多少岁币,而是后世的一派繁荣。”
讲述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来中国考察,来到当年宋辽签订和议的澶州城下的感慨。提出问题:这位历史学家为什么会如此感慨?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第一篇:
战前实力的积聚

1.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这时大臣们慌作一团,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起床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
2.白马青牛
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觉得云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云来到人间,坐着一头青牛拉的车,从一个叫“平地森林”的地方,顺潢水而下。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马,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两人在“木叶山”相遇,结为夫妻,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3.党项的前后变化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早期的党项人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仰赖畜牧,没有文字历法,以草木枯荣计算岁月,崇拜天神,死后火葬。党项首领元昊在位时任用汉人中有才能的人,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倡导农业生产,注重手工业发展。

讲述北宋、辽和西夏三个政权崛起的过程,提出问题:三个政权间有没有往来?在此过程中会不会发生碰撞?
听故事并结合课本,思考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在故事中,使学生了解三个政权存在的基本事实。在问题中,让学生思考三个政权可能会以何种方式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篇:
北宋与辽的战与和
1.幽云往事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对于北宋来说,是重要的天然屏障,对于契丹来说,占领它则占据了对中原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2.澶州之战
1004年,萧太后和耶律隆绪带领二十万辽兵南下,绕道保州、定州(今河北定县),于十一月下旬进兵到黄河北岸的遭州北城(今河南淮阳),准备渡河南进,占领宋都城东京。边城急报,一日内五次传到东京。宋真宗慌忙向群臣问计。此时朝中分为妥协派和以寇准为代表的主战派。
真宗虽然害怕辽兵,但也顾虑逃跑会失掉大河南北地区,引起宋政权的动摇,特别是在这时辽军大将萧挞览到遭州城下察看地形时,被宋军伏弩射中死亡,辽军士气大挫。在种种都有利于宋军的形势下,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
3.澶渊之盟
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
4.澶渊之盟评价
材料一:
“这都是屈辱求和,加重百姓负担,议和后,宋廷安于现状, “忘战去兵”“武备皆废” ,灭国之祸始于此。 ”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宋与辽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透过官方对辽榷场贸易的经营,宋政府每年对契丹商品出口总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可以收回付出银两的十分之五、六。
——陶晋生《辽宋关系史研究》
讲述北宋与辽的战争的起源与求和的结果,并补充后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员,你又会怎样给皇帝出谋划策呢?
问题2:你怎样看待澶渊之盟?
小组讨论,针对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与和的利弊。派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预设):
观点1:宋朝每年送给辽大量的钱物都要由百姓承担,短暂的和平是宋朝妥协的产物,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
观点2::澶渊之盟后,宋的稻米、瓷器、茶叶以及辽的马、羊、骆驼等都得以在边界交易,双方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事。澶渊之盟是有远见的。

通过讲述战争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使得学生了解北宋与辽战和的来龙去脉。并且在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史料引导对澶渊之盟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和学会一分为二看待事物。
第三篇:
北宋与西夏的战与和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庆历和议) 。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第四篇
战和形势下的融合
1、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
2、战争与交往: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秦汉时期,北击匈奴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
小结:
战争是解决民族之间冲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战争毕竟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在历史上,秦始皇当年用万里长城阻止了匈奴南下的步伐,换来了长城以南的地区的相对和平,西汉时期,昭君出塞换来了汉匈边境牛马布野的繁荣,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唐番合同为一家。和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展示材料宋夏之间战与和的材料。
问题1:概括宋夏关系有什么特点?
问题2:由战走向和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帮助学生回忆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主要方式。
问题1:北宋与辽、西夏的盟约给双方带来了哪些影响?问题2: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预设):
1、战争走向签订和约
2、连年战争也使西夏不堪其苦,最终双方妥协议和。议和后,民族政权的并立,边境贸易的兴旺,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
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预设):
签定盟约之后:互市不绝,宋辽双方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专门设立榷场进行有序管理,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
通过史料介绍北宋与西夏的战与和,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结合比较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与和, 使学生了解和平是历史的趋势。
对比分析历史上民族交往的的方式及影响,使学生懂得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王晓洒(1994—),女,河南滑县人,2016年本科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2016年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简介:姚潇鸫,男,1978年生,浙江萧山人,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副秘书长,发表《试述中古时期莲花化生形象及其观念的演变》等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