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第8章第5节化学肥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第8章第5节化学肥料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2 20: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5《
化学肥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化学肥料(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对氮肥、磷肥、钾肥特点的分析,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会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2.通过学生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氮肥、磷肥、钾肥性质和作用的分析,认识到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通过观看图片和漫画,意识到化肥、农药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3.通过对化肥既可使农作物增产又会带来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了解,使学生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抓问题的主要方面,解决主要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氮肥、磷肥、钾肥性质和作用的分析,认识到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化学肥料(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的种类和作用。
3.通过观看图片和漫画,意识到化肥、农药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
4.通过化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会鉴别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阅读课本+教师讲解+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传统实验仪器
教学用具:
1、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药匙。
3、药品:氯化铵、熟石灰、氢氧化钠和红色石蕊试纸。
2、常见化肥样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影响农作物增产丰收的因素有哪些?教师进行点评:并展示图片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阳光、水份和不同类别的元素,其中需求量最多的是:N、P、K,点明学习主题化学肥料和展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设计自主探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判断能力)自主探究:
1、化肥店新购入一批化肥,请你帮忙将他们归类存放!硝酸钠NaNO3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硝酸铵
NH4NO3
硫酸钾K2SO4
磷酸钙Ca3(PO4)2
碳酸钾K2CO3
氮肥
钾肥
磷肥
尿素
CO(NH2)2
氯化钾KCl
磷酸镁Mg3(PO4)2
自主探究:2、田里的农民来买店里化肥了,请你当一回推销员!(图片展示)连线题茎________

________
果________思考:氮肥壮叶,磷肥壮果,
钾肥壮茎是否有道理?(在学生对不同的肥料及其作用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肥料充足和缺少肥料对植物的影响引出知识点1)知识点1氮肥作用(壮叶)
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磷肥作用(壮果)
抗寒、抗旱籽粒饱满、根系发达
钾肥作用(壮茎)
增强对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复合化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______
磷酸钾______(加深主题并进行小结)小结:氮肥作用(壮叶)
磷肥作用(壮果)
钾肥作用(壮茎)(提出反思):肥料越多对植物越好?图片展示: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导致的结果。
(从图片中看出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1、污染大气(由氨气等不良气体排放)污染水体(使水体含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教师】小结:化学肥料与传统的农家肥配合使用,对农作物增产,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为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提倡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减少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让我们一起来减少不合理的施肥!让我们一块保护环境合理施肥吧!
(引出:
一起来研究常见化肥合理施用的简易鉴别)三、检验化肥
(看色、闻味、溶水、加碱)小组合作讨论:
1.请观察桌上的化肥,它们的外观有什么不同??
2.取少量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
3.闻一下几种肥料气味,有没有特殊味道?你闻到的气味是氨味吗?【教师】小结:氮肥
钾肥
磷肥


溶解性通过该方法可以鉴别出磷肥,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提出问题】:张三家有一块用熟石灰改良过的玉米地,他发现玉米叶面发黄,他施加了足量的氮肥氯化铵,但效果不明显。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4、用化学方法初步区分氮肥和钾肥氮肥(铵态氮肥)钾
肥加熟石灰
(
研磨)同学们分享实验结果,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可以鉴别铵态氮肥?5、在氯化铵物质里,加入NaOH溶液,加热,
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原理:实验现象:课堂小结:进入练习模式:四、比一比,谁更准,谁更快!1.某农场种植的小麦生长迟缓。针对这种情况,小麦结实期应施用的磷肥是(??
?)
A.NH4HCO3??
B.CO(NH2)2?
?
C.K2SO4?
D.Ca(H2PO4)2?2、
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是由于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 

A.磷肥 B.氮肥 C.有机肥
D.钾肥
3.“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列是某营养液所含的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KH2PO4
C.Ca(NO3)2
D.CaSO4
4.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名称
化学式
主要性质
保存
氨水
易溶于水低温
密封
保存
碳酸氢铵
碳酸钾
尿素
5、下列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A.氯化钾
B.碳酸氢铵
C.磷酸钙
D.硝酸钾
6、试一试,对下列化学肥料进行鉴别K2CO3
(NH4)2SO4
NH4Cl
NH4NO3
7、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体):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a
若现象I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b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该样品一定含有_______离子。
c
若现象Ⅲ为白色沉淀,现象Ⅳ为无沉淀。
品中含有____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若现象Ⅲ为“无沉淀”,现象Ⅳ为白色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只写一种)。作业:练习册
第159页到161页
小组讨论回答学生完成探究1和2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聆听再记忆反思观察
、讨论、得出结论思考、小组讨论、用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学生反思、再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再作实验得出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课堂讨论得出不同的鉴别方法。
教学反思:?1、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练习有针对性。
2、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引导的模式进行开展,在设计的过程中巧设反思,由浅入深有意让同学们发散思维多反思,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在新授知识前,先利用图片展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提出问题影响农作物增产丰收的因素有哪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肥料的用途有初认识。用自主探究1和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肥料可以分成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四种。接着教师将化学肥料的分类、作用、鉴别方法等知识设计成了设问系列,通过设问、析疑、讨论、归纳、应用等环节使用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讲解、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设问讲练法,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双基”和挖掘学生的潜能。3、能运用现化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化教学内容。4、精心设计的问题及学生实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思维,且实验由原来的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强了实验的可观性。5、整节课,师生互动多,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能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堂课中学生思维处于在不断活动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