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战国策》简介
文学常识
资料链接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作者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释题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直谏→
唐太宗:明君
历史上的谏臣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出场人物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出场人物
疏通文义
第1段:邹徐比美悟道理(邹忌讽谏的原因)
第2段: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谏的内容)
第3段:齐王纳谏及结果(邹忌讽谏的结果)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长,这里指身高
对…说
照
穿戴
早晨
固定句式。“与…相比怎么样”
。
孰:谁,哪一个
比得上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译文: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我和徐公谁美?
“与…相比怎么样”
。孰:谁,哪一个
又
即“信自”。
第二天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译文:
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二天
视自,宾语前置
认为…美
偏爱
之: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以为:认为
同“熟”,仔细
远远不如
傍晚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译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确实,实在
比
疆土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没有谁
蒙蔽,这里指所受蒙蔽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第二段: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疆土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
译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使…听到
上等的
过失
指责
当面。
好
朝见
到
集市
常常,
不时
间或、偶然
满一年
即使
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指责讥刺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常常有人来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译文:
1.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什么道理?
2.邹忌劝谏技巧高超在哪?
3.邹忌劝谏艺术给你哪些启发?
4.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发和道理?
5.邹忌劝谏为什么可以成功?
6.请结合文章分析邹忌和齐王的形象。
简答题归纳:
2.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以事设喻,委婉规劝)
1.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直言不易)
3.邹忌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收到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依然可以借鉴:(1)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2)用语含蓄、委婉。(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一个人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尤其是为政者,只有广纳谏言,才能政治清明,国家强盛。
5.邹忌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善于劝谏,心忧国家。齐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改革决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