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3 11: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山水画的意境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意境”,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
学习文章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逐层阐述观点的方法。(难点)
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学习目标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李可染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略有改动。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之说,可溯及六朝宗炳的“畅神”之说与山水诗的兴起,后达宋人“诗画一律”之论。于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与古典诗词便有了难分难解的关系。但新文化运动兴起,文言文及古体诗受到了白话文与新诗的冲击,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此风尤烈。而李可染,1920年在徐州拜画家
背景链接
钱食芝为师,据称习王石谷一派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曾听过康有为的演讲;1929年考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西画。这种经历使李可染认识了中国新山水画中的“意境”。在20世纪50年代,李可染漫游山川,一路写生,其山水画面目一变而“新”,形成特有的山水画语言范式。他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而所谓“魂”者,便是他在本文中所言的“意境”。
◆字词学习
灵魂( ) 惆怅( )
气概( ) 真挚( )
暮霭( ) 渲染( )
赋予( ) 颐和园( )
惨淡( )
hún
chóu chànɡ
ɡài
zhì
ǎi
xuàn

cǎn

◆词语连一连
惆怅
真挚
身临其境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伤感,失意。
课文讲解
读课文,思考问题。
意境是什么?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意境对于山水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使观赏者见景生情
使画面产生情趣,打动人心
灵魂
作者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表明该诗写景中融入了深厚的友情,证明了古诗中有很好的意境,有时虽不写人,但是通过写景却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第4段运用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诗歌景与情的关系,从而论证意境是诗画的灵魂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举例论证
说明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
对上文的总结
引起下文
表明观点
承上启下
过渡段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以齐白石画虾为例说明了什么?
只有身临其境,在对客观事物的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才会逐渐深入认识事物,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一句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运用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突出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熟悉,才是画好画的条件,语气肯定,不容置疑。
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深刻认识对象呢?
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作者引用四川人的话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
第8段最后一句话能否删除?为什么?
因为这一句从反面进行论证,说明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对于画家创造意境的重要性。是对上文的补充,使论证更全面。
不能
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深入探究
文章论述的中心是意境,而结尾又说明意匠,这样写合适吗?谈谈你的理由。
这样写合适。因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点。诗人、画家要想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有了意匠,意境也会具有独创性。因而结尾说明意匠,这是获得山水画意境的关键,所以这样写合适。
这样写合适。因为本文是节选的文章,阐述的是欣赏山水画的方法,而意境、意匠是其中的两个重要鉴赏点。本文节选的重点强调的是山水画的意境,结尾强调意匠,并转入另一个话题。就本篇来说,结尾说明意匠是对意境欣赏的一个补充,使论述更全面,因而是合适的。
这样写不合适。因为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是加工手段,是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关系。文章的标题是《山水画的意境》,重点说明的是意境,而不是意匠,所以这样写不够妥当。
山水画的意境
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分析问题
阐释什么是意境
获得意境的途径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结构梳理
表达意境的方法是意匠
得出结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
的两个关键
这篇文章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且论述了获得意境的途径是深刻认识对象,有强烈真挚的感情。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引用大量诗词,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文章中引用了大量诗词,使论据确凿充分,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文章为了论述什么是意境、山水画里包含着意境,就引用了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加以阐述。
引用这些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增添文章的文采和美感,使文章更富有韵律感,更具有说服力,也使文章生动易懂。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层层阐述,思路清晰。文章一开始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阐释了意境的含义,引用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阐释了古诗中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又以《十六字令三首》为例阐释了毛
主席的诗句意境很深。然后以设问句提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了意境产生的条件。最后阐述画画既要有意境,还要有意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这样,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拓展延伸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深切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