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6.老山界
wǔ
chù
yè
huáng
输
缀
督
攀
gǔ
gū
jué
jiào
jiáo
酣畅
陈醋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相应的横线上。(5分)
之所以……是因为…… 既……又……
只有……才…… 不仅……而且……
(1) 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__能深刻领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2)我们成长起来的下一代___会做琴,___懂琴的艺术,
那就____拥有了定价权,____有希望做出确山县自己的品牌。
只有
才
既
又
不仅
而且
(3)垃圾分类是全民参与的大事,____要求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____要求每个群体都能“唱大戏”。
(4)一些运营商_______下架4G套餐,大力推广5G套餐,
_______5G是一片新的市场,运营商都想在5G市场争夺用户。
不仅
而且
之所以
是因为
4.(原创)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草地昼夜温差非常大,__①__,白天阳光普照,但是一会儿乌云来了就是一阵冰雹,狂风暴雨,让人找不着东南西北。红军在草地的七天中,整整五天是露营。你想,他们走了一整天,晚上又高原缺氧又低温又饥饿,露营的时候,突然来一场狂风暴雨,冰雹打在身上,暴雨打在身上,__②__。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气候变化无常
简直是痛苦不堪
阅读课文“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回答问题。
5.请简要概括选文中前三段的主要内容。(2分)
写红军战士夜里在山路露宿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6.选文第一段中连用四个疑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连用四个疑问句具体表现红军战士露宿山路的担忧心理。(意思对即可)
7.选文第三段中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景,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4分)
从视觉来写景,突出了山高;
从听觉来写景,通过几个比喻句突出山里环境幽静。(意思对即可)
8.选段中除了写红军睡觉难、行路难,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处境难?(3分)
从“机关枪声很密”“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可以看出敌人在追剿红军。
【解析】B.峭壁(qiào);C.奇观(guān);D.欺侮(wǔ)。
A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督促 景致 显身手 刺入肌股
B.慰问 缴租 记念碑 不可捉摸
C.悬崖 点缀 宿营地 苛捐杂税
D.黑幕 茶缸 机关枪 憨然入梦
【解析】A.股—骨;B.记—纪;D.憨—酣。
C
3.综合性学习。(共6分)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浴血坚持,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传唱不衰的壮丽诗篇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了缅怀革命英雄,弘扬革命精神,某中学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拟写标语】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要求: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2分)
示例一:走进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示例二:铭记革命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争当时代先锋。
(2)【艺术展览】为了教导同学们循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艺术社举办了“红色艺术作品”展览活动。这次活动展出了“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徽标,该徽标主体用红色的宝塔山和题字等要素构成。请你解读这一徽标的整体寓意。(2分)
这一徽标的主体构成要素象征了延安的红色精神绵远流长,激励着人们为和平奋勇前行。
(3)为了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学校派你去邀请一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来学校做报告,你准备怎么说?(2分)
老爷爷,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代表。我们学校将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活动,同学们想邀请您去学校给我们做一次专题报告,您看可以吗?
夜过党岭山
①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②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_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
③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蹚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前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④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踉踉跄跄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⑤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⑥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
(作者:李布德。)
4.红军在翻越党岭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3分)
气候恶劣,白天行军遭遇狂风暴雪袭击;党岭山海拔高,越往上越冷,
空气越稀薄,山陡路滑,到处是死亡的威胁;饥饿、疲惫。
5.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第②段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表现了党岭山气候环境的恶劣,突出翻越党岭山之困难,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党岭山恶劣的气候环境,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行军的艰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行军的艰苦和翻越党岭山时行军的缓慢;从而彰显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精神。
6.选文中的指导员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指导员是一个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红军干部形象。
7.结合《老山界》和本文内容,说说红军能够胜利翻越老山界和党岭山的原因有哪些。(3分)
红军不怕困难,勇敢,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8.请你用心观察夏天的夜景,借鉴本文的写景手法,运用比喻或衬托的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5分)
示例:宁静的夜晚,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像一个个小棋子撒在黑色的棋盘上,又像是无数萤火虫飞上了深黑色的天空。有的极亮,有的不太亮。这时候郁郁葱葱的柳枝上,飞来几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地叫,好像在唱着动听的歌。一阵风吹来,树儿、草儿、花儿都在摇摆,好像在闪烁的星光下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