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虎头装饰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所谓“设计.应用”,,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建立起一种关心生活用品的美观、意义与功能并加以改造和优化的意识。《虎头装饰》是四年级美术的设计课,教材呈现的民间虎头装饰作品的装饰美体现了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教材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认识和热爱,还运用了详实的制作图片和学生作品说明了民间艺术可以美化生活。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了解装饰艺术的美,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装点生活,并且发挥创造力,用新材料、新手法做好虎头装饰,从而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老虎是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珍稀野生动物。在我国民间,老虎被作为驱邪除恶、保佑平安幸福的吉祥物,有众多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民间艺术作品流传于世。让学生用纸、泥、废弃物等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既可以让学生继承民族传统,又能让他们大胆创新,提高动手能力,达到增强审美情趣、培养设计能力的目的。
2.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趣味性强,材料来源广泛,便于作,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就喜欢虎,尤其是民间工艺的虎头形象,学生在逛过庙会的时候,对布老虎、虎头帽、虎头枕等民间工艺品已有所了解,只是对虎头装饰的由来、艺术手法还不甚了解,所以本课要对此进行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那么凶猛的老虎变得这么勇猛可敬或顽皮可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到本课的难点在于虎头装饰造型的美观性、花纹的新异性、色彩的丰富性,这是对学生综合审美能力考验。虎头装饰的制作性较强,若想在一课时呈现作品最终完成时的效果,就需要掌握简便易行的动手操作方法,而学生之间的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还有差距。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对虎头进行装饰,教师在动手操作方面要给学生介绍一些捷径,以促进学生在装饰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而在《刻纸》一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造型的装饰和对比色的搭配方法,在《走访民间艺人》一课中,有了解到民间美术夸张、变形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联系以往的知识来设计教学,达到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民间艺术中的虎头装饰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虎头进行创造性夸张、变形的结果,集中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包容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学习设计制作民间艺术中虎头装饰的夸张、变形、简化、添加的表现方法。利用无纺布、彩色纸及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物以至用”的设计理念。 过程与方法: 了解民间老虎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感悟对比与和谐的形式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及对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感。通过对民间虎艺作品的研究、学习及亲自动手创作,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民间虎艺作品的创作、表现方法,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
教学难点:制作装饰的美观、新颖和实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教师试戴并展示虎头帽。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制作《虎头装饰》。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和创作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 了解民俗寓意
1、教师提问:有谁小的时候带过虎头帽?谁知道为什么小孩要带虎头帽呢?
2、概括小结:民间把老虎看成神兽,凶猛的老虎起到辟邪、保平安的作用。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继续深入探究:其实民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民俗文化,在老师戴的这顶帽子上就能找到一些(出示课件)虎头的鼻子是什么?象征什么?有鱼(余)象征富足的生活。花象征什么?美好的生活。比如说过年我们贴的福字会倒过来贴,寓意着福到了。
概括总结,引出课题:这些装饰图案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这么吉祥的东西,这节课就来跟老师一起学着做一个虎头帽,怎么样?引出课题——《虎头装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上入手,关注民间文化,了解民间文化知识】
三、获取新知 对比分析 找方法
真实的老虎,给人的感觉是凶猛,害怕的,大家看看它的五官,小眼睛、眼花缭乱的条纹、是怎么变成可爱吉祥的虎头帽的呢,我们来一起对比看看,找找这其中的方法。(ppt出示图片,真实的虎头与虎头帽)对比看看,相对于真实的虎头,眼睛变成了圆形,眉毛、鼻子、嘴巴都进行了变形,把最能突出老虎凶猛特点的眼睛和牙齿变得更大更夸张了,除了变形和夸张,还在它的鼻子上,耳朵上、眉毛上添加了刚刚提到的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装饰,让虎头帽看起来更加生动可爱,也更加吉利。除了造型上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颜色,对比发现,从简单的黑白橙变得更加丰富艳丽,对比更加明显了。①眼睛变大变圆——夸张变形;②条纹变少或没有——简化;③花和穗等装饰——添加。
教师小结、板书—— 装饰方法:夸张、变形、简化、添加,使民间虎头变得可爱,乖巧。
【设计意图:探究民间工艺中的夸张、变形、添加等装饰方法,抓住民间艺术色彩的特点】
四、教师介绍“小妙招”并演示制作方法
⑴ 小妙招一:眼睛的“套色剪法”。
⑵ 小妙招二:虎牙的“折扇斜剪法”。
⑶ 小妙招二: 鼻子、耳朵等位置的“对称剪法”。
说到制作,有几个“小妙招”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是应用在眼睛位置的套色剪法,这个剪法并不难,难就难在颜色的选择上,老师归纳了一个小规律,底色深+浅;底色浅+深+浅,光这样说会比较抽象,我们来看一下,老师的两个作品你就能理解了。一个呢是用平时常用的彩纸制作的,一个呢是使用废旧杂志纸制作的,两个都用了刚刚提到的小规律,深+浅、深+浅+深,在剪的时候可以直接把我们上节课画好的眼睛放在纸上,直接来剪就会避免不知道多大多小,剪得不合适,这样的问题。可以是菱形的,水滴形的,有点小变化的都可以。
在刚刚我们的找方法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虎头帽上边的零件还是挺多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简便的方法至关重要。动物脸和人脸一样都属于轴对称,所以像老虎的耳朵、眉毛、鼻子、嘴巴这些部位,都需要用到“对称剪”的方法。
另外还有老虎的牙齿也是有简便方法的,上节课让同学们都折了折扇形,好多同学都好奇不知道干吗用的,这里就能派上用场了,演示“折扇斜剪法”,剩下的部分还可以作为老虎的胡须。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观察制作细节,学习小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效率】
五、奇思妙想 动手制作
桌面上还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比如毛线、毛根、彩纸条都可以用来装饰,还有上节课大家剪得吉祥纹样,也可以恰当地装饰到你的帽子上。开动你的脑筋,大胆地开始制作吧!
【设计意图:在选材时,像是在超市购物一样,自取所需。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戴上虎头帽 上台展示,教师评价“闪光点”
让学生们戴上自己制作好的虎头帽,到讲台前展示走秀,配有欢快的音乐,教师依次评价每个作品的特色和“闪光点”,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设计视野,激发学生自由地探索,大胆地创造】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并不是甄别,它拥有交流、表达与审美提升等作用。本课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主要看装饰方法和色彩搭配的运用所呈现出来的最终效果。 评价的方法:
师评、互评(展示走秀)
评价的时机:
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强调展示交流中评价。
评价的要点:
支持学生表达设计个性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