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2 20: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溶液的形成
教学
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教学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
难点
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2、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主要环节、教法、学法)课前检测[第10页
第1题] (2013
福建龙岩中考)今年5月,我市研发出7
μm超薄铜箔,该项技术全国领先。铜能加工成铜箔是利用铜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可燃性  D.抗腐蚀性[第10页
第3题] 把锌片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不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第10页
第7题] (2014甘肃兰州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B.铁矿石可以随意开采C.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利用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第11页
第18题] (8分)根据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化合物甲+单质X化合物乙+单质Y(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2)在常温下若乙是一种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单质X是固体,单质Y是无色气体,则X是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设疑自学你知道什么是溶液吗?举几个例子汽油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洗洁精可以洗掉碗上的油
二者原理一样吗精讲释疑情景导入: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2、讲授新课:思考: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思考: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稳定
类别:混合物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练习: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怎么办?[活动与探究二]: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活动与探究三]小结: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液—液互溶
量多—溶剂
量少—溶质通常:水是溶剂小结:溶质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凡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是均一、透明、无色的混合物。溶质必须是固体。只有水才能做溶剂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五]
硝酸铵溶于水现象:玻璃片与烧杯固定在一起原因:硝酸铵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玻璃片上的水层遇冷结冰,将玻璃片与烧杯冻在起。[活动与探究六]思考: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结论: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三、乳化现象[活动与探究四]思考: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不稳定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原因: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为大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些试管的内壁很干净。课堂检测[第13页
第2题]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第13页
第3题] (2014广西南宁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第13页
第4题] 相信你会辨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盐酸溶质溶剂由上(并结合书本)可知:(1)__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2)溶质状态可以是 。(3)固体、气体与液体混合,________是溶剂。液体与液体混合,有水的,水是________;无水的,量多的是________。小窍门: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辨别出溶质、溶剂。[[第13页
第6题] 小琪同学向图9-1-1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图9-1-1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第13页
第7题] 如图9-1-2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上,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图9-1-2选项试剂ABCDXH2OH2OH2O盐酸YNaClNH4NO3NaOHZn[第13页
第8题]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第14页
第1题] (2014上海杨浦测试,5,★☆☆)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汽油  B.面粉  C.氯化钠  D.高锰酸钾[第14页
第2题] (2012山东济南天桥学业水平测试,6,★☆☆)人类生产、生活与溶液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室温下的一瓶食盐水,其底部密度大于上部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第14页
第3题] (2014天津红桥二模,11,★★☆)如图9-1-4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图9-1-4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14页
第1题] (2014重庆,2,★☆☆)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矿泉水  D.可口可乐[第14页
第2题] (2014四川雅安,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碘


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第14页
第3题] (2013甘肃兰州,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第14页
第4题] (2013福建厦门,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第14页
第5题] (2012北京,1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第14页
第1题] 用图9-1-5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图9-1-5(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而增强。[第14页
第2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
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
g10
g10
g10
g10
g10
g10
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
g50
g10
g10
g10
g10
g10
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 。课堂小结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稳定
类别:混合物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结论: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三、乳化现象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原因: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为大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些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作业布置
课后记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积极□
不积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1完成情况:数量____%
完成质量____分
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
提交时间
教研组长审批
教研主任审批
蔗糖溶解在水中
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
结论
蔗糖消失在水中
食盐消失在水中
现象
蔗糖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步骤
难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汽油(油)
易溶于汽油

汽油
易溶于水
高锰酸钾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力也不同
难溶于水


结论
现象
溶质
溶剂
乙醇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不分层
不分层
分层
乙醇

结论
静置后


振荡后


振荡前


溶质
溶剂
温度升高
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
吸收热量
温度变化不明显
结论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NaOH
NH4NO3
NaCl
水中加入的物质
干净
泡沫仍均匀,不分层
形成均一的泡沫
分层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不干净
分层
不分层
分层
水和植物油
静置

振荡

振荡

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