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丑小鸭[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6-09 2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丑小鸭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
2、理解本文所表现的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并初步培养学生辨析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它的努力。
难点: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三、课前准备
简要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当你处处受到排挤,受嘲笑,受打击时,你应该怎么办?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入课文。
2、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并思考:
(1)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
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2)追问:丑小鸭到过哪些地方?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3、自主探究
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学生讨论。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4、介绍与反思
(1)学生简要介绍安徒生的相关资料,不到位的教师补充,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丑小鸭的形象融入了作者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是他的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2)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参考:
①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 贵的灵魂。
②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③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④“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⑤“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重重磨难,才能更快地成长。
5、拓展延伸
(1)开展辩论
①辩论题目 正方:逆境有利于人成长
反方:逆境对人的成长不利
②分组讨论,联系实际,引经据典,展开辩论。
③教师评价、总结。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片段,参考题目:
① “丑小鸭与我”
② “《丑小鸭》给我的启示”
③发挥想象,续写已经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