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做功的计算。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三、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直观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安排
(一)、引入新课
播放学生表演的面试视频
提问:应该录取哪位考生?
瘦子推动了桌子,对于推桌子有“贡献”,他对桌子的推力有“成效”。在力学上,我们说甲对桌子的推力做了“功”。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功。
【板书标题】
(二)、进行新课
展示两幅图片(叉车举高货物、马拉车前进)
启发1:有什么共同特点?
分析:物体受力运动一段距离。
逐一分析两幅图中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的距离。
启发2:运动距离方向和力的方向有何关系?
分析:方向相同。
生活中给物体一个力使物体运动一段距离的例子很多
展示图片(举杠铃、拉物体上坡)
请同学们讨论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总结: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启发3 :做功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分类讨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展示图片,逐一分析。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科普功概念的由来。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科普焦耳生平。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巩固练习:20N重的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受5N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10m,则在这过程中推力对木箱做功____J,重力对木箱做功____J.若一个人将木箱举高10m,则人做功____J.
思考讨论
分析、讨论、归纳
思考讨论
初中的学生很难理解功的定义,通过推桌子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力有成效,即“做功”。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了解功概念的由来,更深刻地理解功概念。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