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790010248900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民主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储备: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央设置的管理机构
边疆治理
秦朝
“典客”“典属国”
-190551435
汉朝
大鸿胪
隋唐
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宋朝
-4953038100
元朝
宣政院
明朝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清朝
理藩院
答案要点: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央设置的管理机构
边疆治理
秦朝
“典客”“典属国”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设“南海”桂林等四郡,
汉朝
大鸿胪
汉初和亲,与匈奴作战,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屯戍政策;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大秦遣使来汉;光武帝赐倭奴国王金印
隋唐
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隋朝册封百越首领为谯国夫人,推行郡县制;唐朝设都护府、大都督府、都督府、羁縻州,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唐朝时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交往频繁,形成唐、新罗、日本为主要成员的东亚世界文化格局。
宋朝
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海陆交流为主,恢复唐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从明州到朝鲜、日本的航线
元朝
宣政院
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对西藏进行有效的管理;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物;在东北,云南设行省;在琉球设澎湖巡检司
对外贸易繁荣,海路交通发达,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修筑长城;互市贸易;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土司;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
朝贡体系和朝贡贸易体系
清朝
理藩院
评定准格尔叛乱;设办事大臣;改土归流,册封达赖和班禅;满蒙联姻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知识储备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产生背景
1.王权的扩张与政治统一的加强,促进 形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a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
③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b形成:
①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 》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②17世纪,路易十四时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③此时,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这一时期,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2.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 的形成:早在13世纪,英语就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3.法国大革命及 ,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增强4.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国家在人们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5.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国家的特点:
(1)民族国家具有
(2)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①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②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③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形成
①国际法的基础——《 》: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 。
②国际法基本原则确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A.背景: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卷入其中,为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各国展开激烈的争斗。
B.形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形成了 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1)过程:建立:17世纪时 逐渐建立。
进一步发展:1815年 建立
(2)影响:①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②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③促进国际法扩展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④各国之间签订许多国际公约,制定系列战争法规,试图 解决国际争端;
⑤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20世纪初期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表现:
①战胜国建立了 体系;
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
③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 》。
(3)结果:由于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美、苏两个大国都未参加,从而缺乏 和权威性,又规定形成决议的“ ”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非战公约》也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2)表现:
①1945年签署《 》,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确定了“ ”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1946年, 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表现:国际法的 大大扩展,涉及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
(3)评价
①积极性:这些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已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答案要点:
专制王权国家 至尊法 民族国家 拿破仑战争 独立主权
二、战争与和平法 国际法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 近代外交制度 维也纳体系 和平
三、凡尔赛—华盛顿 国际联盟 非战公约 普遍性 全体一致 联合国宪章 大国一致
国际法院 领域 界和平与发展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知识储备: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历史因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形成 的格局
现实因素:旧中国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 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
历史原因: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政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
2.建立:
①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 原则 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②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③ 年5月1日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3.法律保障: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②在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4.成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发展:
法制轨道: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
。
民族关系: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地位:1997年, 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意义:
政治: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
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
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答案要点:
多元一体 政治生活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 1947 共同纲领 基本政治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中共十五大
中华民族共同体
当代中国的外交
知识储备
一、1949年——20世纪50年代
1.背景: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②美国孤立政策;
③亚非国家独立 ④新中国成立
2.外交方针:
“ ”: 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肃清其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 ”: 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外交成就:①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的原则
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背景:亚非拉 高涨。
外交成就:与亚非众多民族独立国家建交,1964年与 建交。
三、20世纪70年代
背景:①第三世界崛起②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成就:①中国恢复在 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四、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2.成就:
1)1979年 正式建交
2)1989年, 关系正常化
3)把发展与 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
与 合作:①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②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6)积极推动 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 、博鳖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7)积极参与以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五、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大势。
2.外交成就:形成习近平新时期外交思想,构建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答案要点
一、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求同存异
二、民族解放运动 法国
三、联合国 正常化
四、中美 中苏 周边关系 伙伴关系 发展中国家 区域 上海合作组织 联合国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