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的诗句。自古以来,故乡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而月亮正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课件
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重点)
学习目标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目录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四部分|课外相关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作家简介
资
料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山东清平(临清市)人。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多种古文字在佛教文化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印文化关系史等领域颇有建树。其著作、译作汇编成《季羡林全集》,共30卷。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识字表
字
词
徘
pái
徊
huái
渺
miǎo
篝
gōu
萌
méng
澄
chéng
澈
chè
旖
yǐ
旎
nǐ
瑞
ruì
识字表
字
词
莱
lái
垠
yín
顷
qǐng
峨
é
燕
yān
缀
zhuì
燕
yān
上中下
4+12,共16画
Y
灬
字义:周朝国名。
组词:燕园
点击“蓝色”出现注释
词语表
字
词
无
价
之
宝
召
集
大
臣
商
议
解
决
完
好
无
缺
称
赞
商
量
允
诺
典
礼
得
罪
胆
怯
示
弱
拒
绝
职
位
同
心
协
力
同音字
字
词
méng
萌
(
)
动
萌
盟
(
)
盟
结
澈
(
)
澈
澄
彻
(
)
底
彻
撤
(
)
退
撤
垠
(
)
垠
无
银
(
)
子
银
龈
(
)
龈
牙
吟
(
)
诵
吟
顷
(
)
硕
万
请
(
)
求
请
chè
yín
qǐng
朦
(
)
胧
朦
虻
(
)
虻
牛
燕
yān:燕山
燕园
yàn:燕子
海燕
巧记:燕(
yān
)山上飞来两只小燕(
yàn
)子,啾啾地唱着歌。
多音字
字
词
燕
yān
yàn
指周朝国名,北京旧称“燕京”,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
指的是一种候鸟。
辨析
①
尽。例:不可胜数。
胜
②
优美的(景物、境界等)。例:胜景、胜地。
③
打败(别人)。例:以少胜多、战胜敌人。
多义字
字
词
④
胜利(跟“负”“败”相对)。例:打胜仗、取胜。
⑤
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
例:事实胜于雄辩。
①
形容水大。例:浩渺。
渺
②
渺茫。例: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
③
渺小。例:渺不足道。
词语释义
字
词
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例:天上的星星不可胜数。
不
可
胜
数
(bù
kě
shèng
shǔ)
形容忽然间明白过来了。
例:接了他的电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朋友的恶作剧。
恍
然
大
悟
(huǎng
rán
dà
wù)
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无边。
例:洞庭湖烟波浩渺,景色蔚为壮观。
烟
波
浩
渺
(yān
bō
hào
miǎo)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例:巍峨的泰山吸引了无数游人。
巍
峨
(wēi
é)
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例:他天天去公园慢跑,乐此不疲。
乐
此
不
疲
(lè
cǐ
bù
pí)
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例:营火会上燃起熊熊的篝火。
篝
火
(gōu
huǒ)
柔和美好。
例:湖水蔚蓝,春花红火,好一派旖旎风光。
旖
旎
(yǐ
nǐ)
(diǎn
zhuì)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例:绿树和鲜花把广场点缀得格外美丽。
点
缀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美好的时光,优美的景色。
例:中秋之夜,月光如水,金桂飘香,我怎能辜负如此良辰美景呢?。
良
辰
美
景
形容美好,无与伦比。美妙、美好、奇妙。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绝伦。
美
妙
绝
伦
(měi
miào
jué
lún)
近义词
字
词
盼望
渴望
同
词
例
都表示“希望”的意思
。
殷切地期望,一般指精神层面。
我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异
迫切地希望,比“盼望”更强烈。一般指物质性的东西。
我多么渴望穿上那件漂亮的连衣裙。
辨析
孤
—
单
孤
独
气
—
派
气
度
盼
—
望
渴
望
恍
然
大
—
悟
茅
塞
顿
开
澄
—
澈
清
澈
巍
—
峨
巍
然
雄
—
奇
雄
伟
反义词
字
词
巍
—
峨
低
矮
澄
—
澈
浑
浊
平
—
凡
卓
越
词语搭配
字
词
(无边无垠)的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风光旖旎)的莱芒湖
①
(事物)开始发生。
例:看到这美丽的月色,我的心里有诗意油然萌动。
萌动
②
(植物)开始发芽。
例:春天,草木萌动。
多义词
字
词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1
3
月是故乡明
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如果有兴趣,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段解
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开篇总领全文,由故乡的月亮入情入景,是对下文提纲式的总括。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
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2
3
从古诗文里的月亮说起,自然引出故乡月亮的不同之处。
摇知了让“我”乐此不疲,写出了儿时乡野生活的乐趣。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
5
4
段解
这一自然段以“月”为线索,回忆故乡的童年生活,描绘了坑边望月的美好画面。
家乡的明月让一个连诗兴都不懂的孩子有了心灵的触动,表现了故乡的月亮让儿时懵懂的“我”对美有了深深的触动,并铭记一生。
“晶莹澄澈”写出了梦里月亮的纯净美好。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他游历过的这些地方风景各异,月亮更是美妙绝伦,以此衬托故乡月亮的更美,突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
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6
段解
这里以朗润园美丽的月景为例,衬托出故乡月亮的美,表达了“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
(第2-6自然段)写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
第三部分
(第7自然段)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7
一个“飞”字,形象地写出了“我”浓郁的思乡之情。
风景再美,也代替不了记忆中的那轮小月亮。“小月亮”称呼,凝聚的是“我”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
这一自然段结构上与第1自然段互相呼应,内容上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以“故乡的月亮”开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升华。“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堪称画龙点睛。
直抒胸臆,直接表明“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文句读写
课
文
对
比
点拨:作者先是用排比句描写了各种地方的美妙绝伦的月亮,然后突出强调自己更喜欢
故乡苇坑的那个小月亮,以此突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
例句: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运用:请你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示例:我见过大海的碧波万顷,见过黄河的波澜壮阔,见过漓江的清澈见底……然而,在我心里最美的仍然是童年家门前的那条弯弯的小河。
结构图示
课
文
点明主题: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他乡的月亮
总
分
升华主题:月是故乡明
总
《月是故乡明》
思念、牵挂
这篇文章以“月”作为线索,回忆了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乡之情。
感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家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细致地描绘出来,表达了一个身在异乡的赤子对家乡浓浓的爱和思念。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心中都会牵挂自己的故乡。
主题思想
课
文
“我”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探究:用“小”字来修饰月亮,使家乡的月亮显得更平凡、可爱,“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见过的他乡的那些壮阔的、美妙绝伦的月亮作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加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平凡,但故乡永远是“我”的最爱。
疑难探究
课
文
运用典故抒发情感。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前文的总结,这里运用了典故。“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1自然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作者在引用诗句的同时,也引用了诗句表达的情感,乡思乡情真切而深挚。
写作特点
课
文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四部分|课外相关
知识积累
课
外
描写月亮的四字词语
>
当
空
月
皓
星
汉
挂
月
如
钩
月
新
如
水
色
月
皎
皎
色
月
星
稀
明
月
残
月
风
晓
月
圆
好
花
风
清
朗
月
千
里
月
皓
星
沉
落
月
交
辉
月
星
知识积累
课
外
关于月亮的诗句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知识积累
课
外
有关思乡的古诗
>
逢入京使
[唐]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美文感悟
课
外
小桥流水人家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即使天旱,这条小溪也不会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喜欢把采来的野花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谢冰莹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我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扇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故乡的居民大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因为深爱故乡,所以爱故乡的小溪,爱小溪边的垂柳鸟鸣,甚至爱那低矮的平房;因为思念故乡,所以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捉小鱼、小虾,采野花,摘茶叶……每一件都美好、难忘。
阅读小语
1.联系文章,理解“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两句话。
(1)“那段日子”是指:
(2)“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说明了:
(3)我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自悟空间
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
作者对家乡印象之深,怀念之久
作者对家乡生活、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柳枝随风飘动的样子说成是婀娜的舞姿;柳枝垂到水面荡起的波纹也仿佛是画出来的;把水鸟的鸣叫说成是唱歌;把溪水的流动说成是唱和。描写富有灵性,使景物更鲜活
童年往事,最深刻的记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的诗句。自古以来,故乡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而月亮正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课件
童年往事,最深刻的记忆
祖父的园子是个大花园,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祖父的园子又是一个菜园,有倭瓜、黄瓜、白菜、玉米等。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蓝,既是小昆虫们的世界,也是“我”童年时代的自由乐园。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