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资治通鉴》
司马光
4.孙权劝学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故事为我们大家所熟悉,比如:“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话说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立即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位将军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吕蒙,学习《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3.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孙权劝学
作者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1019-1086)
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劝学
一、初读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层次
(一)
操
作
方
法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准字音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准节奏
人物
情节
劝学
就学
孙权
吕蒙
鲁肃
赞学
二、译读
理解词语,读懂句意
1、根据注解,独立翻译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
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
事情
吕蒙用军中的事务繁多来推辞
难道
想
成为
通“耶”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哪里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非常(十分)
惊奇
就
怎么
迟
于是
拜见
与吕蒙
读书人
再,又
表承接,就
认清
从事
到了……的时候
重新
再
现在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迟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2、补充归纳,质疑问难
1、通假字:“邪”,通“耶”,语气词。
2、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一种学位的名称。
但: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3、一字多义:以
为
当
见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4、成语:“吴下阿蒙”
和"刮目相待"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5、难理解的句子
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f.卿言多务,孰若孤?
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g.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三、品读
读出语气,赏析人物
1、选择朗读,揣摩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语气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卿言多务,孰若孤?”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表否定,要重读强调。
感叹句,要透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2、赏析人物,概括特点、完成表格
(1)注意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情味。
(2)说说这些对话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你从人物刻画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文人物
描写
方法
语气
特点
个性
特点
给人启示
孙权
吕蒙
鲁肃
关心下属
严格要求
虚心勤学
小有所成
性格爽朗
敬才爱才
教育别人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会有长进。
看待事物要时时更新观念,不能用老眼光。
对话
对话
对话
自豪
坦然
幽默
风趣
幽默
敬佩
善劝
语重心长
四、悟读
感悟探究,获得启示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请你用下列句式说一说你的收获
我从孙权身上学到了(
)
我从吕蒙身上学到了(
)
我从鲁肃身上学到了(
)
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
)
从文章的写法中我学到了(
)
……
待人、治学、读书方法
五、拓展
积累延伸
①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苏秦
悬梁刺股
孙康
囊萤映雪
②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又知道哪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结束语: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的确,读好书可以让我们分清美丑,识别善恶,明辨是非;读好书能让我们领悟人生真谛,提升自我修养,培养高尚情怀;读好书还可以体会伟人们奋斗的艰辛与执着,从中汲取与困难抗争的力量与智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六、反馈练习
一、解释划线的词语
⒈卿今当涂掌事
⒉蒙辞以军中多务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爱称,相当于你,这里指吕蒙。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孤:古代王侯自称。
⒍及鲁肃过寻阳
见:了解。
⒋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涉猎:粗略地阅读。
⒌蒙乃始就学
就:从事。
过:到。
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⒏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
更:重新。
用新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二、辨析古今异义
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今)一种学位名;
(古)专指负责经学的学官。
(今)过去的事;
(古)指历史。
博士
往事
三、辨析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正在
从事
完成
应当
当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