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冲刺一天一练课件:第17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高考语文冲刺一天一练课件:第17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4-24 16: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2010高考语文冲刺一天一练:第17练
(时间:15分钟分值: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氤氲 殷红 湮没不闻 姹紫嫣红
B.歼灭 信笺 间不容发 缄口不言
C.翘首 诀窍 春寒料峭 金蝉脱壳
D.枢纽 倏忽 殊途同归 自出机杼
解析 A项读音分别为yīn、yān、yān、yān。
B项全读jiān。C项读音分别为qiáo、qiào、
qiào、qiào。D项读音分别为shū、shū、
shū、zhù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抉择 前倨后恭 凤毛麟角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C.温馨 对薄公堂 针砭时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竣工 凭心而论 戮力同心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解析 A项第一个行—信。C项薄—簿。D项凭—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①《英雄》剧组打人事件曝光以后,面对记者的提
问,导演张艺谋显得理屈词穷,只好说些“我不知
道”“我不在场”之类的话作为 。B②布什上台以后,并没有履行自己在竞选时向民众做出的“振兴经济”的承诺,完全 旧制,以致两年多来
美国的经济没有多大的起色。
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新中国在发展
中 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遏制, 全党和全国人
民未雨绸缪,同心协力,才得以战胜困难,渡过险关。
A.托词 习用 处处/幸亏
B.遁词 袭用 处处/好在
C.托词 袭用 到处/幸亏
D.遁词 习用 到处/好在
解析 托词:借口或找借口。遁词:因理屈词穷而故
意避开正题的话。习用:经常用。袭用:沿袭采用。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各处;处处。幸
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某种不利
的事情。好在: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如果
不停止,将会毁掉自己的家园。
B.这份文件清楚地表明,纪委已下决心花大力气来惩
治这个单位内部长期存在的东拉西扯结党营私的宗
派主义的不正之风。········ C.成渝两地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联袂出击,不互
挖墙脚,不互设障碍,在相互合作中加快双方的发
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
D.教者乐此不疲,学者自然不敢怠慢,一味地循着这
种思路去邯郸学步,误入歧途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析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农大博士刘红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会上留下了
简历。她说,她是甘肃人,喜欢西部;还认为只要
摆脱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
限,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B.2月1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本次“两
会”将对驻会代表严格要求,不允许各省市代表自带
厨师、食品和加工原料(2月16日《娱乐信息报》)。
C.什么是艺术精品?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
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
围等,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D.2001年诞生的“宁交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虽
然才三岁,但“南有‘广交会’;北有‘宁交会’”的名声
已经逐渐叫响海内外。
解析 B项句号移到括号前面。C项第一、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D项冒号改为破折号,分号改为逗号。
答案 A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
A.《文艺报》与《电影艺术》首次刊登了周总理在文
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个
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B.最近,一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女博
士生曹立波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了珍藏44年之久
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新抄本。
C.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
控地球同步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D.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
×6行的方阵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
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解析 A项“刊登了”改为“刊登的”。C项在“已经”后
加“具有、具备”。D项意义不明。
答案 B 7.下面一段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哪几处?
(4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尝试,②即浅尝辄止; ③有的可以吞咽,④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
咀嚼,⑤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
部分,有的书只要知道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
则要通读,细读, 反复读,⑥经常读必须删除的是
(只填序号)。
答案 ②④⑥8.名句默写。(8分)
(1)曾记否, ,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项庄舞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3) ,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到中流击水意在沛公人为刀俎(4)大行不顾细谨, 。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5)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6)知我者,谓我心忧; , 。
(《诗经·黍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大礼不辞小让江月何年初照人东篱把酒黄昏后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返回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