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3 10:29: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竺可桢
回归·大自然
大自然的语言
2021
学习目标
01
02
03
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回顾说明文知识点
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
2.说明文类型包括: __ 、 。
5.说明顺序包括: 、 、

4.说明方法: __ 、 、 __ 、
、 、 、 、 、 、 。
3.说明文语言具有 ___ 的特征
说明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下定义
打比方
分类别
列数字
引用
作比较
举例子
画图表
作诠释
摹状貌
准确、严密
说明对象
1、事物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为某一具体事物。
例如:《中国石拱桥》、《核舟记》
2、事理性说明文
———针对某一道理阐释说明。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文体介绍
【事理说明文】
定义: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认识生字词
读准字音
翩然 孕育 炎热
簌簌 经度 纬度
物候 农谚 悬殊
连翘 萌发 区域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méng

piān
yùn
zài
yán

hòu
qiáo
yàn
shū
jīnɡ
wěi

解释词语
⑴次第:
⑵翩然:
⑶孕育:
⑷簌簌:
⑸销声匿迹:
⑸周而复始:
⑺草长莺飞:
⑻草木荣枯:
⑼花香鸟语:
⑽风雪载途:
⑾年年如是:
一个接一个。
动作轻快的样子。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注意多音字:
(z?i) 一年半载 记载
(zài) 风雪载途 载歌载舞
(qiáo) 连翘 翘首祈盼
(qiào) 翘尾巴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作家作品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认识作者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竺可桢十五岁那年从故乡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在澄衷学堂,他的才学没有哪个能比得上,可是他的个头和体重,却要比同龄人矮一截,轻十来斤。他的这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目标。
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迎面走来几个同学。他们中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挖苦:“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几句,但他又一想,谁叫我的身子骨长得这么瘦小呢!再说,一个男子汉也犯不着为一两句恶语,就跟人撕破脸皮争吵起来。晚上,竺可桢辗转反侧,心潮翻涌:我们祖国灾难深重,人民贫穷病弱,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现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被骂作短命的人。既然立志要为振兴祖国出力,那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想到这里,竺可桢霍地从床上爬起来,连夜制订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宿舍里,作为警钟,随时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鸡一啼就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明显增强了,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这时候,全班同学,包括过去讥讽过他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竺可桢的故事
拓展迁移
内容理解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里有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大自然人格化,把“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解题




































































































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不好。
《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结构层次
(1—3)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4—5)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反映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1—3)
(4—5)
自主学习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①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②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③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⑤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1—12)
(6—10)




































































































5、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本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四季)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
“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
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
说明文运用·我最强
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由四季变化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现象
本质
逻辑顺序
(1--3)
(4--5)
(6--10)
(11--12)
(层层深入结构精巧)
二、说明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① 纬度的差异
② 经度的差异
③ 高下的差异
④ 古今的差异
主要
次要
空间
时间
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 到
由 到


空间
时间
逻辑顺序
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三、说明思路
文章先概括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存在关系,劳动人民可据以安排农事,最后指出:这些自然现象就是物候。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科学/更容易让人理解/更有说服力。”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学。
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物候观测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特征是使用活生生的生物进行观测,并且这种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科学。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突出说明了物候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5)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影响物候有哪些因素,主次关系如何。
(4)6—10自然段
举列子。具体地说明了经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
(6)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7)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8)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引资料。说明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使说明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引资料。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使说明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逆温层”的含义。
五、说明文语言
重新拟一开头,与原文作比较,
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
“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
“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
“簌簌地落下来”,“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
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五、说明文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劳动人民可据以安排农事,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凡是”表范围,说明只要是近海的地方,没有一处不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符合实际情况,“凡是”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既然自然界中的“语言”可以预测许多物候现象,那么就不需要花许多人力物力去研究测量物候现象的仪器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拓展开放题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经度差异
纬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逻辑顺序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小 结
古代农谚选粹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有趣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归·大自然
感谢聆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