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3 09: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西高2020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先秦诸子中,儒家主张“仁”以血缘为基础,强调等级秩序;墨家主张“仁”要“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使彼此利益兼而为一。由此可知儒墨关于“仁”的主张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都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
C.形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D.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2. 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秦国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特别在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都是以一郡一县来计算的。由此可见
A.秦的统一伴随着官僚政治的扩张
B.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C.实施郡县制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
D.郡县制源自对六国中央集权模式的移植
3. 唐初,“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政事堂)成了独立的宰相署,中书省与宰相府署分离,逐渐向“以中书舍人为长官的专门负责撰写制敕的机构”过渡。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政治决策的随意独断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三省运行机制的退化 D.中央集权的强化
4. 某瓷唐朝盛产白瓷,宋朝因此被皇帝以年号赐予该窑所在城市,该瓷窑位于图中的
57975585725
A.① B.② C.③ D.④
5. 《顾亭林诗文集》记载: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按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下列项中,与材料反映的观点相对应的是
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经世致用”
C. “循天下之公” D.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6.明嘉靖二十四年(1564)年,福建巡抚谭纶指出:“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绵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格,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私通不得,即掇夺随之。”此言论
A.反映了当时海上走私猖獗 B.体现了要求开海的主张
C.认为开海不利于国家安全 D.旨在揭示“海禁”危害
7. 习主席称张謇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其创办的“大生纱厂”位于
A.江苏苏州 B.上海
C.江苏南通 D.江苏无锡
8.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形势示意图。下列哪件事发生在这个图之前
孙中山就任总统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颁布《临时约法》 D.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9. “我们派出了庞大的记者团,有声有色地报道会议中的辩论,第一次把有世界各国参加
的国际会议中,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卓越形象和外交魅力,传播到全世界。”
与之相关的国际会议
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0. 下图是卜正民在《秩序的沦陷》一书中对近代中国某个沦陷城市的描述。据此推断与该城市沦陷相关的战争是
●这个城市太大、太复杂、人口密度太高,以至于无法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
●日本人控制苏州河以北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块公共租界地盘。
●此外,公共租界北面是闸北和真如……与外国人居住区隔黄浦江相望。
A.甲午中日战争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 习近平主席说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下列关于深圳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是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成为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窗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 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清朝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具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B.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传承性
C.中国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D.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
1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见证了中日有关交往。结合所学,下列中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唐玄宗时期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B.1895年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C.《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对侵华战争未表示其深刻的反省
D.共同出席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4. 如表是我国科技政策发展演变过程(部分)。下列选项对空缺处的填充,正确的是
时间(年)
事件
1978
全国科学大会 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论点
1985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提出改革科技体制

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995
全国科技大会 提出“②”战略
A.①1986 ②自力更生 B.①1987 ②向科学进军
C.①1987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①1988 ②科教兴国
15. 中国共产党某次大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次大会召开于
A.1984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16.亚里士多德在阐述一场改革的背景时曾写道,事实上穷人们连同其子女和妻室都为富人们所奴役……要是他们未能缴纳地租,他们本人及其孩子就会被掳去,并且,所有的借贷均是以人身为担保。”这场改革
A.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 B.最大的特点是中立
C.以地缘重新划分选区 D.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17.“如果我们将中世纪比作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那么我们必须将这新的觉醒时代,这个从佛罗伦萨开始的时代,看成明亮而清澈的黎明。”“这新的觉醒时代”
A.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 B.摧毁罗马教廷的统治
C.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 D.打破君主专制的束缚
18.钱乘旦指出:“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国王与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那么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下。”据此可知,英国为捋顺两者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光荣革命” B.建立责任制内阁
C.颁布《权利法案》 D.实行1832年议会改革
19. 1848年作为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是因为在那一年马克思
A.完成了两个伟大发现 B.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D.与恩格斯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20.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21. 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大陆,正当政客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蛊惑人心的演说,独裁者们声嘶力竭地鼓噪一时的时候,甘地却静悄悄地唤起地球上人口众多国家的人民群众。”下列项中可以佐证此说法的是
①甘地提倡“手摇纺车”运动? ? ②甘地领导创建印度国民大会党? ?
③甘地领导发起“向食盐进军”? ?④甘地明确提出印度独立的要求
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协约国主动进攻并没有改变战争的格局。结合所学判断,该战役发生于下图中的
① B.② C.③ D.④
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裁减军备;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哪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联合国
24.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
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作用包括
①有利于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5. 由于分封制的史料记载比较模糊,学术界关于分封制起源的看法并不一致。周谷城 《中
国通史》“所谓封建,自有部族战争以来,便已有了雏形”。斯维至《封建考源》 认为“真
正的封建至少要从夏代开始”。胡厚宣在对甲骨卜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至少在殷高
宗武丁之世已有封国之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结论应提倡多元化 B.考古佐证更具有客观性
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探索 D.历史久远导致难有定论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以降,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5分)
材料二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据《临时政府公报》整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指出“旧邦新造”“新”在何处。(5分)
重商主义是前资本主义时代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至18世纪中期,引起美洲等殖民地民众的抗议,最终在新的思潮作用下结束了其在世界历史舞台中的绝代风华。
——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并指出至18世纪中期其不断演变后对美洲殖民地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拿破仑没有充分估计到英国资本主义的牢固基础,也不了解它的现代化结构。苦心孤诣经营了十多年的拿破仑也无法阻挡这股强大的现代化潮流。尔后的历史也屡屡证明,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 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 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摧毁,几乎没有任何国家的经过封锁和垄断强大起来的。
——施京吾《杀死英国:为什么拿砍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会失败》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出拿破仑“大陆封锁令”的内容,并分析其带来的结果。结
合所学,概括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的对外经济政策。(6分)
28.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摘编自马执斌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历史必修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时期为战国百家争鸣奠定的人才和思想基础,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5分)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一开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结合起来,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1917年1月,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网罗各派学者,容纳各家学说,允许师生自由争鸣,进一步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打破了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的局面。
——摘编自林代昭、王晓秋《“五四”时期的百家争鸣》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以下两种观点:①新文化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②新文化运动完全割裂了传统,太激进了。(6分)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的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两个宣言书产生的相似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南方谈话抓住的根本性问题。(4分)
29.理性以各种方式推动了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把时间和空间归结为神的意志。康德把神意视为先验,而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又是先验的。一旦躲进了先验的神山,我们物理学家就无能为力了,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的神山上拉下来,用我们的经验来检验它们。
——聂运伟《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如何把“神的意志”拉下来?(4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7分)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总是千方百计研制新型武器以制服对方,客观上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要求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战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大战中发展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又为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另外,战争中大力发展的、技术先进的军事工业部门,到战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民用,从而又促进了战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列举二战中出现的用于军事领域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三,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分)
杭西高2020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D
B
B
C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D
C
B
A
B
C
B
21
22
23
24
25
D
D
B
A
C
26.(1)制度: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制,文武分职;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强化集权。(3分)
标志:元代“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标志是行省制度的设立;(1分)
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是中书省被废置、丞相制度被废除。(1分)
(2)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意识。(2分)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好发展机遇,取得快速发展;(1分)
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观念。(1分)
总之,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1))
27.(1)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发展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2分)
影响: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2分)
(2)内容: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2 分)
影响:打击了英国,葬送了法国(2 分)
对外经济政策:推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2分;任写出1点即2分)
28.(1)私学的兴办,教育的发展;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开创;孔子修订“六经”(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影响:推动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_宝库贡献了精彩内容,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3分)
(2)选择阐述①:1.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3.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6分)
选择阐述②:1.把尊孔复古思一想等同于帝制复活。2.完全否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道德。3.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加以否定。(6分)
(3)相似时代背景:诞生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面临对前进道路的抉择。(2分)根本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1)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推动了现代物理学发展;冲击了神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4分)
(2)理性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追求人本身的解放。(3分)
积极影响:冲击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指导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传播自由和平等思想,推动人们追求解放。(4分)
(3)科技成就:原子能技术、雷达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火箭技术(2分,任答2点即可)。
影响:直接推动了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准备了条件。(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