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作文(一)整体原则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四学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作文(一)整体原则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四学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3 14: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一)整体原则
(一)写作思路要清晰
写作文思路一定要清晰,即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做到思路清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写作的内容先要有个整体构思。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但是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是什么,才能据此做出材料的取舍。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写入文中,不能表现中心的就舍去;能重点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要的则略写,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在情节上又必不可少也要略写。
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写妈妈。可以抓住“妈妈的手”,“妈妈的笑”这样的关键词来贯穿全文。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①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②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③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2.要确定好顺序。
写作的顺序一般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按哪种顺序写要根据文体和题材的特点来确定。
记叙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
(1)顺序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作用:①补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②衬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④使结构更加紧凑;⑤结构方面作用,可考虑铺垫(为下文故事内容作铺垫)、对比、衬托、照应……
3.列个提纲。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
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以《我不后悔》为例感情方面可以思考的点有:亲情、友情、温情……愿望、心声、遗憾……幸福、回忆、惜别……快乐、难过、后悔……
道理方面:成长、挫折、鼓励……理解、宽容、诚信……理想、奋斗、竞争……责任、尊严、感恩……读书、环保、科技……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提纲结构。编列作文提纲总要先找个依据,依据有以下四个:
A按事情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来拟定。 ?
B按时间的转折(早晨、中年、晚上)来拟定。 ?
C拄人物的活动过程(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撤什么)来拟定。
D按照空间的变换(如家中、途中、学校)来拟定。
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多按时间顺序列;写景、状物(建筑物之类)多按空间顺序列;写人(几方面品质、性格)和抒情的文章,多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来列。但选用哪种方法列提纲,还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写法来决定。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开头结尾
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点题
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衔接过渡照应
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提纲示例:
例1
题目:访问张伯伯
中心:通过访问工程师张伯伯,“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意义。
段落安排:
⑴在访问张伯伯的路上和爸爸的谈话及我的心情(略写)
⑵我们和张伯伯交谈的情景。(详写)
①他在工作中是怎样节省时间的。
②他对珍惜时间的看法。
③他对我的希望。
⑶我的感想和收获。(略写)
例2
题目:《我的外公》
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人。
结构安排: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写)
(2)中心部分:
①外公“立体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采用侧面描写)
小结:这一份提纲拟写得比较好。第一、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有教育意义;第二、“立体利用时间”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教育“我”从小认真读书;第三,重点突出,主次明,有详有略,写法多样。?
(二)五个原则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应该从带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到整体安排,再到细节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才好。因此,本节课将重点讲述怎样从文章的整体布局到细节表现两方面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1.第一个原则——文章开头切题并简短
(1)切题
切题,是指在文章首段中出现与文本题目紧密关系的字眼,或者说,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要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比如,作文《温暖的一天》,必须在文章的开头看到与“温暖”有关的字眼,或者就是“温暖”这两个字,只要出现这句话,就可以么表明你的作文是切题的,没跑题。
文章的开头除了切题外,其实还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吸引读者;第二是引出下文。
(2)开头简洁
考场文章的开头只要能够切题,能够吸引读者和引起下文,越短越好。文章开头短了,反而更有优势。有的孩子喜欢在文章开头部分堆字,其实堆得越多,往往越失败,让人觉得主题不明确,存在一句话反复说、抒情过多、铺垫过长等问题。
2.第二个原则——引出主要人物
需要简洁的引出人物或事件;从这个这角度来讲,第二环节在文章里面起到过渡或者是铺垫的作用,而且是不能展开的铺垫,只用来交代相关背景、缘由或人物上场。
很多写作能力好的学生,在第二环节失去了不少分数,他们将前期的铺垫写得过于长,但还没切入到重点。过渡的太慢,展开得太细。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大约70字,三行半)而这部分内容只要做到四个字就够了:交代清楚。
注意:写作文,最怕的就是三段论,也就是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一篇作文到底该有多少段,没有定论,原则来讲,至少不会低于五段。低于五段肯定会有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条理不分明等问题的产生。
3.全文的重点,进行具体描写或要求有具体事例
考场作文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亲情、友情或成长经历类的作文中,第三部分都要通过具体的描写来突出中心。
重点部分常见的套路,适合故事讲述不够恰当的学生借鉴,如果故事叙述比较流畅请忽略。
A、分层次讲故事,这一段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B、故事的深入,这一段也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C、故事的高潮,这里必须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最终使你有所感悟。(100字,不超过5行半)。
4.第四个原则——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主题更鲜明
(1)通过材料搭配,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
具体方法有四种,分别为对比、衬托、照应、铺垫。写成长经历类的作文是特别适用对比的方法。
(2)通过运用表现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或主题
比如写令人难忘的一瞬间、一件事、一个人的时候,要把最难忘的一瞬间展开并且加以突出,这时适合用渲染或铺垫的表现手法。
5.结尾独立成段,简明点题。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结尾点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要集中。要把文章的中心集中地表现出来,让阅卷老师迅速地在文章结尾处看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防止把文章的主题散在很长的一段话中。例《书香作伴》一文结尾,就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就这样,书香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也一直见证着我的成长。书香做伴,让我学会了很多;书香做伴,让我理解了很多;书香做伴,让我愈加充实,随我成长。
第二,一定要明确。有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个文章的结尾只是笼统地说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美好的品质到底指代什么,并没有很明确的说出来,应使其变得更加明确,比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坚持”。
总结:结尾方法千万,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的结尾关键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
※例题解析
(一)修改提纲
题目:我的“小白兔”。
中心:我十分喜爱“小白兔”储蓄罐,它为我立下了功劳。
材料:
⑴“小白兔”的外形讨人喜欢(抓住“小白兔”的身躯、眼、耳朵、嘴、尾巴的形状和颜色的特征来写)。
⑵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⑶妈妈送我—个生日礼物——“小白兔”储蓄罐。
⑷“小白兔”能抵御恶鹰的袭击,保护自己。
⑸表达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之情。
⑹“小白兔”储蓄罐的用处(为我节省了钱,买了许多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文章拟写提纲
他变了
以前妈妈总是无限羡慕地感叹:“你要是能学到他十分之一就好了……”
他,是我的邻居,叫小华,曾经是这栋楼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乖孩子。每天清晨,当我还窝在被窝时,楼下便传来清脆的车铃声,那是他上学的信号;傍晚,当我沉醉在音乐中时,却总能听到隔壁朗朗的读书声。
那一次,他又考了全班第一。他父母便送他一台电脑以示鼓励。可之后,他却变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清脆的车铃声听不见了,匆忙上学的人潮中,也没有他的身影。晚上,无论我怎么期待,那朗朗的读书声就像石沉海底,再也听不见了。他,到底怎么了?
一次偶然的拜访让我看清了真相。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不懂的题目去请教他。进门后,我却惊讶地发现,本来整洁的房间一片狼藉。木桌上书籍的位置已经被一台电脑取而代之,桌上还零落地放着几个方便面盒子。他正聚精会神地敲打着键盘。我凑近一看,那花花绿绿的,不正是游戏网页吗?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你怎么了?”“我……我来请教你……”?他瞅了我手上的练习册一眼,似乎明白了,“我没空,不要烦我!”他不耐烦地打断我,又埋首到键盘里,隐约还听到他冷哼了一句,“题目那么多,哪学得完啊!玩电脑游戏比学习爽多了……”他的话一字一句敲在我的心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他好陌生。他变了,那个热爱学习,谦虚有礼的他,怎么不见了?一台电脑,真有这么大的能耐?
之后,我偶尔也会碰见他。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他神情憔悴,麻木,哪有一点过去的影子呢?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直至中考也不见起色。最终,他落榜了,只考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每次听到“嗒嗒……”键盘声,妈妈总会不厌其烦的唠叨:“你可别学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一)修改提纲
题目:《我战胜了懒惰》
中心:当我们懒惰得想放弃时,总有意外的事情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让我们战胜惰性,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材料:
1.我理科差,但老师总是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惰的毛病,提高理科成绩。
2.生活中有许多懒惰的人,他们各有自己偷懒的方法。
3.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折纸船,放到河里的两只都沉了,但他说没关系,又开始折新的纸船继续尝试。
4.一些顺应人类惰性的发明,实际上却推动了人类进步,从洗衣机等电器,到汽车、网上购物等都是。
5.我从孩子身上得到鼓舞。
6.意外的事蕴含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列一份提纲,写出首尾段
提示:
1.根据题目,如下内容可能要在作文中写到:为什么这一天回家最晚?往常是怎样的情形?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感受?
2.题目要求写一件事,按照时间先后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顺序;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先写“回家最晚”的结果,再倒叙之前发生的事件,可能更吸引人。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写作例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不知道,不明了。此刻的我正独自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小巷。抬头仰望,夜色苍茫,如垂暮老人的双眼一般虚无。
与父母发生争执,是否该回去呢?
今天的争执源头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父母上班去了,也许是风的关系,那张写着“晚上烧饭”的纸条竟没被我发现。父母回来后,便没饭了。父母硬说我懒,起了口角争执,我一气之下,甩了门扬长而去。
此时秋风萧瑟,空气颤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想回去了?果断地告诉自己,不行。
邮局的钟表一分一秒走,我心中更闷,手机铃声失去了往日频繁的“鸣叫”,跺跺脚,按了关机键。
难道是我错了?我没有错,是父母太过强词夺理。哪管他,我一头钻进出租车去影城。寥寥数人在大门进出着,握着父亲生日时送我的电影卡,手掌浸满了汗水,递给营业员,买了张我不喜欢的电影票……
电影的打斗让人眼花缭乱,我的心波涛起伏,根本不能专心看电影。渐渐的,心中有了一丝悔恨,但我没错啊,就算我错了,也不应如此对我。出了电影院,空气愈发寒冷了,看着来来去去的行人,每个人似乎都像在寻找孩子的父母,眼睛有了层薄薄的雾。
看着已黑的灯光,一步步走上了阶梯,多么希望它没有尽头啊!我轻轻打开门,悄悄关上。似乎听见父母房间里有些声响,又寂静无声,该是我听错了。悻悻走回自己的卧室,躺在床上,心累了,迷迷糊糊睡去……
阳光沐浴在纱帘上,透过它暖暖照在我身上,不见父母的身影,隐隐有些失落,但不必去多想它。
从此以后,我们就像淡忘了一样,再也没有提起。
(三)写作(也可以只写提纲和开头结尾)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要求:(1)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那一次 我真的很棒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没有自信,就像一只失去了方向盘的小船;没有自信,就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没有自信,人生就等于没有目标,生活就等于没有色彩。自信,主宰你的人生,抉择你的未来,判定你的明天。我很庆幸,自信心正一步一步地向我迈进,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永远是自己心中的第一。
原本,我以为一切都无法主宰我的人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无法被人剥夺,可是我彻底的错了。我深深地领悟到,成绩是魔鬼,龇牙咧嘴地向我靠近,抢走我的一切。它真的太可怕了,它使一个本应该在阳光下享受大自然的美的小孩跌到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山谷里面,只有孤单与灰心丧气同他相处,得不到阳光的滋润,得不到花儿的陶醉,得不到雨水的灌溉。
分,分,分,学生的心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那一次的考试,使我丧失了信心。我不懂,为什么分数如此重要呢?感觉人生已无色彩的我投入到书的海洋中,享受精神上的慰藉。猛然间,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文中说到:考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摔倒了,就不懂地如何爬起来。你必须学会,从哪儿摔倒,就坚强地从哪儿站起来,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是吗?校园操场上,有我嬉戏的身影;体育场上,有我奔跑的足迹;教室里,有我抱着书的踪影。我战胜了一切,拾回久别的信心,不拒绝阳光的沐浴,不拒绝雨水的滋润,不拒绝花儿的陶醉。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置身于快乐与知识的海洋中,不再悲伤,不再丧气,不再啜泣。是的,我恍然大悟,我一切都明白了。
我真的很棒,不是因为芳名榜上有我的名字,也不是因为成绩节节高升,而是因为我懂得找回信心。寻回迷失已久的信心,就等于寻回了一切,我为次而自豪。我真的很棒那一次 我真的很棒。
(四)写作(至少写出提纲和首尾段)
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
要求:
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2.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3.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这件事教育了我
隔壁那家搬走了,另一家人又搬了进来。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她们,因为我经常看到那个女人为了一点小事而与别人吵得不可开交,而且她教育女儿的方法实在让我不敢恭维。
有一天晚饭时间,她带着女儿来敲我们家的门,她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小妹妹,可不可以借我们些盐。”我皱起眉头,我家并不经常做饭,所以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只是像这些人,若是这次借给她们,那么就肯定会有下次。只是又想到她们家也不容易,便舀了两勺给她们。她看着两勺盐,似乎并不满意,但还是带着女儿走了。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后来她也没有再来敲过我家的门。所以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对她的想法完全改变,开始讨厌起自己的以貌取人……
那天晚上正好母亲不在家,一个人在家呆着也并没有害怕,只是却赶上停电,无论是家里还是外面都是令人窒息的黑。恐惧瞬间袭来,母亲却无法赶回来。我努力克服恐惧,借着打火机那点微弱的光去寻找蜡烛。突然,门铃响了,打开门却发现是隔壁的那个女人,手上那个一个小小的纸袋。我以为她们是来借蜡烛的,便皱起眉头说:“是来借蜡烛的吗?不好意思,我也没有。”心里却在暗暗懊悔,当初借盐的时候就该想到之后这种事情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却没想到那个女人说:“噢,我就想到你们家没有,所以特地给你送蜡烛”,说完把手中的纸袋打开,抓出几根蜡烛放入我的手中:“今天我好像看到你妈妈出去了,现在应该就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吧?如果有了蜡烛还是怕的话可以先来阿姨家待会,我女儿很喜欢你呢。”
眼泪“哗”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愧疚感充满了浑身上下。“是被吓的吗?没事的,只是停电而已,来阿姨家坐会吧。”我擦干眼泪,对着女人笑了笑:“不用了阿姨,有蜡烛就够了,您先回去吧。”“那好,如果害怕就过来。”随后她就离开了。
转过身,我开始痛恨起自己的以貌取人,只看表面。在以后,无论是谁,都应该用心去发现别人好的地方,而不是以一条外貌,或者是平时的待人习惯就否定人得全部。
作业
请以“别样的体验”为题目,完成一份提纲,并写开头与结尾。
例文:
别样的体验
生活中,总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会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触,使我们有全新的体验。令我们刻骨铭心。——题记
回首刚升入初中的那几周,感觉是苦涩而新奇的。刚到这里定居,不再有小学伙伴的簇拥与陪伴,父母都还在工作,下午回家,也就没了美味可口的午饭;科目猛然增加四科,虽然并不很吃力,但也感到时间像被夺走。这般境况,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早上,不到六点半就会被叫醒,我飞快地洗刷,六点半爸妈就要启程,沉重的关门声过后就要不住地扒饭。七点左右以光速冲出家门,最要命的是不能忘记锁门。然后飞奔到车站等公交车,倘若晚一点点,没赶上车,就一定会迟到。所以,早上的生活是高节奏的。
中午放学,飞跑到站牌,要同几十个人争夺座位,既要运气也要力气,挤不到座位的话,站一路的滋味可不好受。下了车,我便火速回家,进了门才来得及大口喘气,之后拧开煤气,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面有爸妈留的菜,不想吃锅巴就得累一点,中午的生活是紧张的。
下午,照例是挤着公交回家。下车了,可算是舒服一点了,我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老爸老妈已经回家,这次不用冲,放松一下好了,回家有天下第一香的晚饭等着,傍晚,是香甜的、放松的。
这种生活,是我从没有经历过的,是我成长道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刚开始,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后来,它逐渐变得充满乐趣,五彩缤纷,我也渐渐学会了从里面汲取些什么!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这一段别样的经历,是我成长中一个独特的色块,它给我的别样体验与益处,令我回味终生。
作文(一)整体原则
(一)写作思路要清晰
写作文思路一定要清晰,即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做到思路清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写作的内容先要有个整体构思。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但是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是什么,才能据此做出材料的取舍。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写入文中,不能表现中心的就舍去;能重点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要的则略写,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在情节上又必不可少也要略写。
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写妈妈。可以抓住“妈妈的手”,“妈妈的笑”这样的关键词来贯穿全文。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①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②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③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2.要确定好顺序。
写作的顺序一般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按哪种顺序写要根据文体和题材的特点来确定。
记叙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
(1)顺序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作用:①补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②衬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④使结构更加紧凑;⑤结构方面作用,可考虑铺垫(为下文故事内容作铺垫)、对比、衬托、照应……
3.列个提纲。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
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以《我不后悔》为例感情方面可以思考的点有:亲情、友情、温情……愿望、心声、遗憾……幸福、回忆、惜别……快乐、难过、后悔……
道理方面:成长、挫折、鼓励……理解、宽容、诚信……理想、奋斗、竞争……责任、尊严、感恩……读书、环保、科技……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提纲结构。编列作文提纲总要先找个依据,依据有以下四个:
A按事情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来拟定。 ?
B按时间的转折(早晨、中年、晚上)来拟定。 ?
C拄人物的活动过程(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撤什么)来拟定。
D按照空间的变换(如家中、途中、学校)来拟定。
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多按时间顺序列;写景、状物(建筑物之类)多按空间顺序列;写人(几方面品质、性格)和抒情的文章,多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来列。但选用哪种方法列提纲,还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写法来决定。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开头结尾
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点题
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衔接过渡照应
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提纲示例:
例1
题目:访问张伯伯
中心:通过访问工程师张伯伯,“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意义。
段落安排:
⑴在访问张伯伯的路上和爸爸的谈话及我的心情(略写)
⑵我们和张伯伯交谈的情景。(详写)
①他在工作中是怎样节省时间的。
②他对珍惜时间的看法。
③他对我的希望。
⑶我的感想和收获。(略写)
例2
题目:《我的外公》
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人。
结构安排: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写)
(2)中心部分:
①外公“立体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采用侧面描写)
小结:这一份提纲拟写得比较好。第一、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有教育意义;第二、“立体利用时间”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教育“我”从小认真读书;第三,重点突出,主次明,有详有略,写法多样。?
(二)五个原则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应该从带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到整体安排,再到细节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才好。因此,本节课将重点讲述怎样从文章的整体布局到细节表现两方面为自己的作文加分。
1.第一个原则——文章开头切题并简短
(1)切题
切题,是指在文章首段中出现与文本题目紧密关系的字眼,或者说,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要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比如,作文《温暖的一天》,必须在文章的开头看到与“温暖”有关的字眼,或者就是“温暖”这两个字,只要出现这句话,就可以么表明你的作文是切题的,没跑题。
文章的开头除了切题外,其实还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吸引读者;第二是引出下文。
(2)开头简洁
考场文章的开头只要能够切题,能够吸引读者和引起下文,越短越好。文章开头短了,反而更有优势。有的孩子喜欢在文章开头部分堆字,其实堆得越多,往往越失败,让人觉得主题不明确,存在一句话反复说、抒情过多、铺垫过长等问题。
2.第二个原则——引出主要人物
需要简洁的引出人物或事件;从这个这角度来讲,第二环节在文章里面起到过渡或者是铺垫的作用,而且是不能展开的铺垫,只用来交代相关背景、缘由或人物上场。
很多写作能力好的学生,在第二环节失去了不少分数,他们将前期的铺垫写得过于长,但还没切入到重点。过渡的太慢,展开得太细。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大约70字,三行半)而这部分内容只要做到四个字就够了:交代清楚。
注意:写作文,最怕的就是三段论,也就是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一篇作文到底该有多少段,没有定论,原则来讲,至少不会低于五段。低于五段肯定会有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条理不分明等问题的产生。
3.全文的重点,进行具体描写或要求有具体事例
考场作文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亲情、友情或成长经历类的作文中,第三部分都要通过具体的描写来突出中心。
重点部分常见的套路,适合故事讲述不够恰当的学生借鉴,如果故事叙述比较流畅请忽略。
A、分层次讲故事,这一段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B、故事的深入,这一段也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C、故事的高潮,这里必须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最终使你有所感悟。(100字,不超过5行半)。
4.第四个原则——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主题更鲜明
(1)通过材料搭配,让文章内容变得更丰富
具体方法有四种,分别为对比、衬托、照应、铺垫。写成长经历类的作文是特别适用对比的方法。
(2)通过运用表现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或主题
比如写令人难忘的一瞬间、一件事、一个人的时候,要把最难忘的一瞬间展开并且加以突出,这时适合用渲染或铺垫的表现手法。
5.结尾独立成段,简明点题。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结尾点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要集中。要把文章的中心集中地表现出来,让阅卷老师迅速地在文章结尾处看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防止把文章的主题散在很长的一段话中。例《书香作伴》一文结尾,就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就这样,书香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也一直见证着我的成长。书香做伴,让我学会了很多;书香做伴,让我理解了很多;书香做伴,让我愈加充实,随我成长。
第二,一定要明确。有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这个文章的结尾只是笼统地说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美好的品质到底指代什么,并没有很明确的说出来,应使其变得更加明确,比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坚持”。
总结:结尾方法千万,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的结尾关键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
※例题解析
(一)修改提纲
题目:我的“小白兔”。
中心:我十分喜爱“小白兔”储蓄罐,它为我立下了功劳。
材料:
⑴“小白兔”的外形讨人喜欢(抓住“小白兔”的身躯、眼、耳朵、嘴、尾巴的形状和颜色的特征来写)。
⑵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⑶妈妈送我—个生日礼物——“小白兔”储蓄罐。
⑷“小白兔”能抵御恶鹰的袭击,保护自己。
⑸表达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之情。
⑹“小白兔”储蓄罐的用处(为我节省了钱,买了许多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份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⑴,⑶,⑸,⑹能表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而材料⑵,⑷不能表达文章的小心。因为材料⑵中写的是一只“骄傲的兔子”,当然不能讨人喜欢;材料⑷中所写的是“兔子”的特点,而不是“小白兔”储蓄罐的特征,和表达中心也无关,所以,可以把材料⑵,⑷舍去。这样,留下的材料就都能表达中心了。
下面是《我的“小白兔”》提纲中,调整好了顺序的段落安排,这样会更有助于中心明确。
段落安排:
⑴妈妈送给我一个生日礼物——“小白兔”储蓄罐。
⑵“小白兔”的外形讨人喜爱(抓住“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身躯、尾巴的形状和颜色的特征写)。
⑶“小白兔”储蓄罐的用处(为我节省了钱,买了许多书)。
⑷总结全文,表达“我”对“小白兔”十分喜爱的感情。
(二)根据文章拟写提纲
他变了
以前妈妈总是无限羡慕地感叹:“你要是能学到他十分之一就好了……”
他,是我的邻居,叫小华,曾经是这栋楼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乖孩子。每天清晨,当我还窝在被窝时,楼下便传来清脆的车铃声,那是他上学的信号;傍晚,当我沉醉在音乐中时,却总能听到隔壁朗朗的读书声。
那一次,他又考了全班第一。他父母便送他一台电脑以示鼓励。可之后,他却变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清脆的车铃声听不见了,匆忙上学的人潮中,也没有他的身影。晚上,无论我怎么期待,那朗朗的读书声就像石沉海底,再也听不见了。他,到底怎么了?
一次偶然的拜访让我看清了真相。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不懂的题目去请教他。进门后,我却惊讶地发现,本来整洁的房间一片狼藉。木桌上书籍的位置已经被一台电脑取而代之,桌上还零落地放着几个方便面盒子。他正聚精会神地敲打着键盘。我凑近一看,那花花绿绿的,不正是游戏网页吗?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你怎么了?”“我……我来请教你……”?他瞅了我手上的练习册一眼,似乎明白了,“我没空,不要烦我!”他不耐烦地打断我,又埋首到键盘里,隐约还听到他冷哼了一句,“题目那么多,哪学得完啊!玩电脑游戏比学习爽多了……”他的话一字一句敲在我的心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他好陌生。他变了,那个热爱学习,谦虚有礼的他,怎么不见了?一台电脑,真有这么大的能耐?
之后,我偶尔也会碰见他。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他神情憔悴,麻木,哪有一点过去的影子呢?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直至中考也不见起色。最终,他落榜了,只考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每次听到“嗒嗒……”键盘声,妈妈总会不厌其烦的唠叨:“你可别学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在提纲的基础上,文章在该详的地方详,加入了具体的描写,添加了血肉;该略的略,一笔带过,但也不单调枯燥,因为,几乎所有略写内容都运用描写的手法,写得很生动。这样的处理,就是对提纲负责的态度。文章自然也就写得不错了。你看,照着提纲写作文,是不是很省事呢!“磨刀不误砍柴功”,让我们也来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吧!
主要内容:
小华沉迷网络游戏由一个好学的孩子变成厌学并荒废学习的孩子
中心思想:沉迷电子游戏,使中学生厌学、荒废了学业。
段落安排:
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妈妈的感叹。(一笔带过)
第(2)自然段:(好学)写小华家早上的车铃声和晚上的读书声。(略)
第(3)自然段:(迷上游戏的伏笔)小华的父母送他电脑。(一笔带过)
第(4)自然段:(不再勤奋)?写小华家早上的车铃声和晚上的读书声消失。(略)
第(5)自然段:(沉迷电脑、厌学)通过我的一次拜访,写我亲眼看见小华沉迷游戏机的情景。(详)
第(6)自然段:(荒废学业)我偶遇小华,发现小华成绩一落千丈。(略)
第(7)自然段:(回应开头)妈妈的唠叨。(一笔带过)
练习
(一)修改提纲
题目:《我战胜了懒惰》
中心:当我们懒惰得想放弃时,总有意外的事情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让我们战胜惰性,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材料:
1.我理科差,但老师总是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惰的毛病,提高理科成绩。
2.生活中有许多懒惰的人,他们各有自己偷懒的方法。
3.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折纸船,放到河里的两只都沉了,但他说没关系,又开始折新的纸船继续尝试。
4.一些顺应人类惰性的发明,实际上却推动了人类进步,从洗衣机等电器,到汽车、网上购物等都是。
5.我从孩子身上得到鼓舞。
6.意外的事蕴含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从这份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1、3、5、6能表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而材料2、4不能表达文章的中心。因为材料2写偷懒的方法,好像偷懒理所当然似的,这不符合中心。材料4中所写的是某些发明部分,实际助长人类惰性,这也在片面扭曲发明的用意,为懒惰辩护。因此,材料4和战胜懒惰的中心也无关。所以,可以把材料2、4舍去。这样,留下的材料就都能表达中心了。
下面是《我战胜了懒惰》已调整好了段落安排顺序的提纲,这样会更有助于明确表达中心。
①我因为懒惰不愿思考而不爱理科。老师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习惯,提升理科成绩。
②我做数学题目遇阻,很烦,来到河边,猛地听见孩子说什么东西沉了。
③我在河边看见小男孩不屈不挠地折纸船,希望有一只可以走远一点不那么容易沉没。
④我从小男孩身上得到鼓舞,若有所悟。
⑤点明主题:有些意外的事蕴含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列一份提纲,写出首尾段
提示:
1.根据题目,如下内容可能要在作文中写到:为什么这一天回家最晚?往常是怎样的情形?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感受?
2.题目要求写一件事,按照时间先后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顺序;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先写“回家最晚”的结果,再倒叙之前发生的事件,可能更吸引人。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写作例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不知道,不明了。此刻的我正独自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小巷。抬头仰望,夜色苍茫,如垂暮老人的双眼一般虚无。
与父母发生争执,是否该回去呢?
今天的争执源头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父母上班去了,也许是风的关系,那张写着“晚上烧饭”的纸条竟没被我发现。父母回来后,便没饭了。父母硬说我懒,起了口角争执,我一气之下,甩了门扬长而去。
此时秋风萧瑟,空气颤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想回去了?果断地告诉自己,不行。
邮局的钟表一分一秒走,我心中更闷,手机铃声失去了往日频繁的“鸣叫”,跺跺脚,按了关机键。
难道是我错了?我没有错,是父母太过强词夺理。哪管他,我一头钻进出租车去影城。寥寥数人在大门进出着,握着父亲生日时送我的电影卡,手掌浸满了汗水,递给营业员,买了张我不喜欢的电影票……
电影的打斗让人眼花缭乱,我的心波涛起伏,根本不能专心看电影。渐渐的,心中有了一丝悔恨,但我没错啊,就算我错了,也不应如此对我。出了电影院,空气愈发寒冷了,看着来来去去的行人,每个人似乎都像在寻找孩子的父母,眼睛有了层薄薄的雾。
看着已黑的灯光,一步步走上了阶梯,多么希望它没有尽头啊!我轻轻打开门,悄悄关上。似乎听见父母房间里有些声响,又寂静无声,该是我听错了。悻悻走回自己的卧室,躺在床上,心累了,迷迷糊糊睡去……
阳光沐浴在纱帘上,透过它暖暖照在我身上,不见父母的身影,隐隐有些失落,但不必去多想它。
从此以后,我们就像淡忘了一样,再也没有提起。
【点评】作者善于利用环境来写心情,苍茫夜色、萧瑟秋风……但这篇文章最感人的还是那些心理描述,例如气头上的“哪管他”,电影院里的心不在焉,回家后看不到父母热切相迎的失落,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更能引起共鸣。如果没有这份“真实”作底子,文章里的那些环境渲染也会显得矫揉造作。
(三)写作(也可以只写提纲和开头结尾)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要求:(1)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那一次 我真的很棒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没有自信,就像一只失去了方向盘的小船;没有自信,就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没有自信,人生就等于没有目标,生活就等于没有色彩。自信,主宰你的人生,抉择你的未来,判定你的明天。我很庆幸,自信心正一步一步地向我迈进,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永远是自己心中的第一。
原本,我以为一切都无法主宰我的人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无法被人剥夺,可是我彻底的错了。我深深地领悟到,成绩是魔鬼,龇牙咧嘴地向我靠近,抢走我的一切。它真的太可怕了,它使一个本应该在阳光下享受大自然的美的小孩跌到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山谷里面,只有孤单与灰心丧气同他相处,得不到阳光的滋润,得不到花儿的陶醉,得不到雨水的灌溉。
分,分,分,学生的心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那一次的考试,使我丧失了信心。我不懂,为什么分数如此重要呢?感觉人生已无色彩的我投入到书的海洋中,享受精神上的慰藉。猛然间,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文中说到:考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摔倒了,就不懂地如何爬起来。你必须学会,从哪儿摔倒,就坚强地从哪儿站起来,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是吗?校园操场上,有我嬉戏的身影;体育场上,有我奔跑的足迹;教室里,有我抱着书的踪影。我战胜了一切,拾回久别的信心,不拒绝阳光的沐浴,不拒绝雨水的滋润,不拒绝花儿的陶醉。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置身于快乐与知识的海洋中,不再悲伤,不再丧气,不再啜泣。是的,我恍然大悟,我一切都明白了。
我真的很棒,不是因为芳名榜上有我的名字,也不是因为成绩节节高升,而是因为我懂得找回信心。寻回迷失已久的信心,就等于寻回了一切,我为次而自豪。我真的很棒那一次 我真的很棒。
【解析】试题分析:作为标题“那一次,我真的很棒”。要写好这一命题作文,首先要准确把握文题涉及的范围,注意是“我”真的很棒,如果写成其他人很棒就走题了,只有确定好范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该文题可以写成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写好的关键在于要围绕“我真的很棒”这五个字来写,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都要感情真挚、浓郁,注意以情感染人。“我真的很棒”的内容一定要有助于感情的表达,在叙述的过程中,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要有机结合。叙事应饱含感情,具有浓厚的抒情成分。抒情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能抒空洞之情。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可起到点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可以写对于“那一次,我真的很棒!”的生活感悟,表达自己对“那一次,我真的很棒”的意见、看法等等。最好把你对“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之于生命存在方式的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价值攀升的理性认识,蕴含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或深刻的议论之中。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五是指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
(四)写作(至少写出提纲和首尾段)
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
要求:
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2.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3.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
这件事教育了我
隔壁那家搬走了,另一家人又搬了进来。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她们,因为我经常看到那个女人为了一点小事而与别人吵得不可开交,而且她教育女儿的方法实在让我不敢恭维。
有一天晚饭时间,她带着女儿来敲我们家的门,她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小妹妹,可不可以借我们些盐。”我皱起眉头,我家并不经常做饭,所以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只是像这些人,若是这次借给她们,那么就肯定会有下次。只是又想到她们家也不容易,便舀了两勺给她们。她看着两勺盐,似乎并不满意,但还是带着女儿走了。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后来她也没有再来敲过我家的门。所以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对她的想法完全改变,开始讨厌起自己的以貌取人……
那天晚上正好母亲不在家,一个人在家呆着也并没有害怕,只是却赶上停电,无论是家里还是外面都是令人窒息的黑。恐惧瞬间袭来,母亲却无法赶回来。我努力克服恐惧,借着打火机那点微弱的光去寻找蜡烛。突然,门铃响了,打开门却发现是隔壁的那个女人,手上那个一个小小的纸袋。我以为她们是来借蜡烛的,便皱起眉头说:“是来借蜡烛的吗?不好意思,我也没有。”心里却在暗暗懊悔,当初借盐的时候就该想到之后这种事情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却没想到那个女人说:“噢,我就想到你们家没有,所以特地给你送蜡烛”,说完把手中的纸袋打开,抓出几根蜡烛放入我的手中:“今天我好像看到你妈妈出去了,现在应该就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吧?如果有了蜡烛还是怕的话可以先来阿姨家待会,我女儿很喜欢你呢。”
眼泪“哗”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愧疚感充满了浑身上下。“是被吓的吗?没事的,只是停电而已,来阿姨家坐会吧。”我擦干眼泪,对着女人笑了笑:“不用了阿姨,有蜡烛就够了,您先回去吧。”“那好,如果害怕就过来。”随后她就离开了。
转过身,我开始痛恨起自己的以貌取人,只看表面。在以后,无论是谁,都应该用心去发现别人好的地方,而不是以一条外貌,或者是平时的待人习惯就否定人得全部。
【解析】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这件事教育了我”为题,写叙事作文时,要写具体事件经历的具体过程,特别是事件的高潮,最激动人心最触发情思的地方要写出特色来,写得鲜明。可以边叙边议,在具体的事件经历中适时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借景抒情,在景色环境的渲染中显露自己的心情。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作业
请以“别样的体验”为题目,完成一份提纲,并写开头与结尾。
例文:
别样的体验
生活中,总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会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触,使我们有全新的体验。令我们刻骨铭心。——题记
回首刚升入初中的那几周,感觉是苦涩而新奇的。刚到这里定居,不再有小学伙伴的簇拥与陪伴,父母都还在工作,下午回家,也就没了美味可口的午饭;科目猛然增加四科,虽然并不很吃力,但也感到时间像被夺走。这般境况,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早上,不到六点半就会被叫醒,我飞快地洗刷,六点半爸妈就要启程,沉重的关门声过后就要不住地扒饭。七点左右以光速冲出家门,最要命的是不能忘记锁门。然后飞奔到车站等公交车,倘若晚一点点,没赶上车,就一定会迟到。所以,早上的生活是高节奏的。
中午放学,飞跑到站牌,要同几十个人争夺座位,既要运气也要力气,挤不到座位的话,站一路的滋味可不好受。下了车,我便火速回家,进了门才来得及大口喘气,之后拧开煤气,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面有爸妈留的菜,不想吃锅巴就得累一点,中午的生活是紧张的。
下午,照例是挤着公交回家。下车了,可算是舒服一点了,我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老爸老妈已经回家,这次不用冲,放松一下好了,回家有天下第一香的晚饭等着,傍晚,是香甜的、放松的。
这种生活,是我从没有经历过的,是我成长道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刚开始,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后来,它逐渐变得充满乐趣,五彩缤纷,我也渐渐学会了从里面汲取些什么!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这一段别样的经历,是我成长中一个独特的色块,它给我的别样体验与益处,令我回味终生。
分析:“别样”的解释是“不同寻常,特别”;还有是“另一种”的含义。而“体验”的含义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还有一个是“体察;考察”。在这种不同寻常的另一种的经历中有什么特别的或者新鲜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