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4 10: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四单元 文明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了解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5
11
6
8
进入中世纪
封建制产生
封建制发展
封建制确立
西欧中世纪(476—1500年前后)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 文艺复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
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材料一、人只有信仰上帝,克制自己的欲望,依靠教会才能实现灵魂的得救,积攒财富是罪恶的,财富是精神的累赘,财富多了,灵魂得救的机会就少了,现世是不值得重视的,值得重视的是来世。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材料二、市民心理拥有这样一些特征:重视自由…敢于冒险…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要求享受,因为财富的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探究:1、文艺复兴产生在意大利的原因;
2、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实质;
3、文艺复兴的影响;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导火线: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思宗教信仰。
14世纪中叶起,黑死病肆虐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 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 9. 5万人暴跌到 1340年的 3万人。这场死亡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存在的价值。
——王乃耀《艺复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考察》
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它起源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各国。起自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Dante
但丁 1265—1321
2.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3.内容
(1)核心: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主张: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发展个性,发财致富
乐观主义精神
追求现世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探索人与自然
以   为中心
以   为中心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
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崇尚理性科学,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中世纪神学
人文主义
内涵
变化1
神学束缚
变化2
来世/禁欲
变化3
蒙昧主义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理性/经验
肯定人性,重视人性
要求现实享乐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
作者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4.成就
文学三杰
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彼特拉克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美术三杰
达·芬奇多才多艺,典型的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除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外,他还留下了卷帙浩繁的科学手稿,涉及到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众多领域。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大卫》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
《创世纪》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三部分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种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圣母》
中世纪《圣母子》
呆板僵硬
展现人物内心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世界历史》解说词
兴起:14世纪“文学三杰”
全盛:15世纪“美术三杰”
扩展:15世纪后期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中经典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1)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2)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
(4)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5)仅局限于上层和知识界;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后期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5、影响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
二、 宗教改革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西方宗教史》
(政治)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1、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实的德国人来支付,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14—16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成长。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
(经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导火线)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思想)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
2、概况: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 · 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
这福音(《圣经·新约》)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编者注:被上帝拯救之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实现得救的不同路径
三者均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本质上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思想。
3.“信仰得救”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宗教改革的扩展(16世纪)
是基督教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瑞士,并传布于苏格兰、荷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尔文宗宣称人因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泉源
英国国教是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带领下脱离罗马教廷;经过玛丽一世的复辟,最终由伊丽莎白一世完成改革。大英帝国崛起之际,安立甘宗传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情境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唯物史观)
新教运动对此后几个世纪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史学家历来将1500年前后作为将欧洲史划分为“近代”与“中世纪”的分水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此,罗马教皇领导下的西欧宗教统一不可逆转地动摇了,而统一的逝去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和文化的冲突。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由于宗教改革的发展,罗马天主教遭到沉重打击。天主教会为挽回颓局,竭力阻止反扑。……耶稣会(天主教会反改革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声名狼藉,被欧洲许多国家逐出国境。耶稣会士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等也被派来中国,以天文、算学等自然科学作为晋身之阶,接近皇帝、大臣等重要任务,竭力扩大天主教在中国的影响。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4.宗教改革的意义
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的建立,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2.哥白尼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3.牛顿力学体系建立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研究领域
国别
人物
主要著作
成就与贡献
天文学
波兰
哥白尼
/
日心说
意大利
伽利略
/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物理学
英国
牛顿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
三大力学定律
生物学
英国
达尔文
《物种起源》
《人类的起源》
进化论
英国
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论证人猿同祖
进化论逐渐被接受
动力
英国
瓦特
/
改良蒸汽机
美国
爱迪生
/
推动电力广泛应用
4.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他的后继者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
5.近代科学建立的意义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科学方法。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启蒙运动

2.实质:是一次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历程: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步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家
观点
共性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都反对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
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情境探究】在人文主义上,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具有怎样的关系?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背景
内容
影响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主要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提倡理性,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法治社会
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从批判对象看
文艺复兴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从批判形式看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完全摆脱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从思想内容看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勾画未来社会蓝图,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
从涉及领域看
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拓展提升】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历程
时间
精神内核
具体内涵
古希腊智者运动
人文精神
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宗教观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自由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崇尚理性,提倡理性思考和判断;反对封建王权和教权,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共同特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人的作用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