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2 21: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5课 三大改造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合作化背景
土改后农民的困难
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合作化形式(措施,方法)
农业合作化目的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法
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
相关史事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中农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这个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大车、土犁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说:“非叫鸡毛上天不行!”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衣民说:穷大社变了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有的农民还说:“不叫参加拥也要拥进去!”1954年秋,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但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背景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家
国家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企业--一个家族的神话
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
荣氏第三代
荣智健
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同仁堂的新貌
同仁堂的商标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相关史事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建设。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实质
三大改造不足
意义
一五期间(1953-1957)
三大改造作用
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属于私有制。三大改造时期,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才实现了土地公有制,农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改造后期阶段,因为要求过急,发展速度过快,工作过粗,以至留下一些问题:强迫不愿入社的农民入社,管理上过于单一,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对于一些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个体经营也讲行了公私合老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等等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总体来说三大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绩辉煌。
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时期;
1949(新中国成立)——1956(三大改造完成):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6(三大改造完成)——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时间:1953——1956
中国的几个时期
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为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 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 年,也就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采取赎买政策?
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3)大多数工商业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和平改造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盟友关系。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面临的现状是( )
A. 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生活步入小康
B.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C.农业生产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具落后
D.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不多
B
2.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
3.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喜悦
C.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狂热

B
4.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C. 大跃进
D. 土地改革
A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散经营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合作化背景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_____,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合作化形式(措施,方法)
农业合作化目的
农民参加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方法
农业生产合作社
及时巩固
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结果: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背景
结果:
公私合营背景
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公私合营出现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______经济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实质
公有制
赎买政策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不足
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