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3 19: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文解读
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不仅为那一块块象征荣誉的奖牌,更为一种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人们冲破了种族、国家的樊篱,在民主、自由、公平的环境中尽情地展示体育的力与美。这种精神根植于每一个正直的人的心中,历经百年而不溃不散,生命愈加蓬勃旺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筛选提取文中信息;
2.解读文本,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3.通过演讲活动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筛选提取文中信息。
教学难点
解读文本,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摸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什么“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二、课文讲授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史学家。出生于法国巴黎贵族家庭。青年时喜爱古希腊史,对后来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奥林匹克运动有很大影响。1893年,为了恢复奥运会,他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体育会议。1894年6月,他再次在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有12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选出了希腊诗人泽·维凯拉斯为委员会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会议还做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6-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25年后任终身名誉主席。任职期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针对当时体育竞赛中的种种弊端,发表了著名诗作《体育颂》,获该届奥运会文艺赛金质奖章。另著有《运动心理学试验》(1913)和《竞技运动教育学》(1919)等。1937年9月2日病逝于日内瓦,其遗体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心脏则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奥林匹克亚。
这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这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很多弊端(选手项目冲突、兴奋剂欺骗行为等),也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
2.疏解字词。
(1)我会读。
萦绕yínɡ
荧屏yínɡ
绚丽xuàn
含苞bāo
褐色hè
崩溃bēnɡ
阐述chǎn
shù
严峻jùn
豁然开朗huò
劫难jié
nàn
拙劣zhuō
肤浅fū
详和xiánɡ
角色jué
气氛fēn
慷慨kānɡ
kǎi
崭新zhǎn
(2)我理解。
分崩离析 暴风骤雨 行将就木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担惊受怕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和圈点。说说你从每段读到了什么,并画出思维导图。
圈点批注要求:
①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②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③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④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回顾历史,展望前景。(1)
第二部分、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2—7)
①平和自信(2—3)
②包括但又超越一般体育运动(4)
③教育意义:改造、教育青年(5)
④大众参与(6—7)
第三部分、盛赞盛会,憧憬未来(7—10)
①盛赞来宾(8)
②祝愿(9)
③憧憬(10)
4.合作探究。
(1)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何区别?
包括但又超越。竞技精神:自得其乐。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人体的力量美、形体;展示拼搏精神;焕发青春激情;精神上的满足。
(2)“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改变“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这一现状。(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教育现状,振兴教育。)
(3)顾拜旦以什么样的理念开创了奥林匹克新时代?
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
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大众参与、促进和平、促进公平、促进教育。
三、深入解析
1.“我们似乎是在为恢复奥林匹克的理想变成现实而庆祝”一句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我刚才回忆起1914年6月的庆典”,这说明说的是五年前的事,实际上由于战争的原因,并没有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用了“似乎”二字。
2.文中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3.升华主旨,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四篇课文比较。
《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四篇课文从针对性、观点、思路、语言风格四方面进行比较。
挑选你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演讲。
注意:讲(主):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
演(辅):手势、表情、视线、身姿……
4.知识拓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徽
2003年8月3日,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向全球正式发布。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印章为载体,主体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变化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印章由和田玉精雕而成,第一张正式的会徽在中国宣纸上印出,将中华璀璨文化与奥运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几年中,“京”字将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汉字。
奥林匹克格言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总部设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瑞士一个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乎有人将洛桑称为"奥林匹克城"。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这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的一位密友于1895年提出的,1913年被正式采用。
奥林匹克会旗
会旗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原来是概括各国国旗的颜色,1979年又解释为:“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更进一步的说明是: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欧洲,红色代表美洲,天蓝色代表大洋洲。黑色代表非洲。
四、课后作业
收集近20年奥运会主题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