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文解读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时,也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发明”无一项属于中国人;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只有作家莫言和药学家屠呦呦获此殊荣;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旧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也许本文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积累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板书课题)
二、课文讲授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ψ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背景资料。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疏解字词。
(1)注音。
丁肇(zhào)中 不知所措(cuò)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4.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导思。
①“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②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③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和圈点。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各段的关键句、过渡段、过渡衔接的词语等。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以备下面的小组交流和质疑交流。
圈点批注要求:
①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②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③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④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3)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深入解析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否一样?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6.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明确: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课后作业
1.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
2.联系生活实际,体悟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学生争做重实践勇开拓的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激发学生争做重实践勇开拓的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明确了格物致知的含义。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课文讲授
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自己针对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①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②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③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①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②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③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三、深入解析
1.探寻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小组交流。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2.感知作者情感,把握主旨。
(1)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四、课后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