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课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课时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09:10: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Ca(H2PO4)3
C.K2SO4
D.(NH4)2HPO4
2.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3.K2CO3是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4.净化一方水土,守护母亲河流。下列做法不利于我市串场河湿地生态修复的是
A.保护滩涂湿地
B.强化污水处理
C.施用大量农药
D.推进造林绿化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B.积极宣传保护水资源恶化,饮水安全的重要性
C.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D.节约水资源,用生活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6.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7.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8.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B.抑制水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的生长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最简便的方法区别这三类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NH4HCO3与KCl闻气味
②K2SO4和Ca3(PO4)2看颜色
③CO(NH2)2和KCl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④NH4Cl和K2SO4加水看溶解性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0.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倡多用含磷洗衣粉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1.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12.如图,“—”表示相互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CaCl2
K2CO3
Ca(OH)2
HCl
C
O2
CO
CuO
C
D
Zn
FeCl2
Cu
HCl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NH4NO3和NaOH固体:溶于水,比较温度变化情况
B.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C.NH4Cl和尿素[CO(NH2)2]两种化肥:用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和碳酸氢铵(NH4HCO3):加水,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14.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熟石灰改良长期施用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D.误食氯化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
1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
实验中的现象
①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只能表现为热
量的变化③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学
反应吸收热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
红色固体生成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
C
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
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污染③使用天然气可缓解温室效应
①金刚石坚硬可用作划玻璃②石墨有润滑作用可作润滑剂③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A.A
B.B
C.C
D.D
1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有吸附性
脱色制白糖
B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作化肥
D
CO具有还原性
工业炼铁
A.A
B.B
C.C
D.D
17.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
A.甲:水,乙:氢氧化钠
B.甲:氯化钠,乙:稀硫酸
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D.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18.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物质为尿素
B.Y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Y、Z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19.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滴入碳酸钠溶液
B
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20.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C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21.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__g。
22.某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易倒伏。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和钾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
K2CO3
b
NH4Cl
c
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性。
(3)若土壤显酸性(设含硫酸),可以用___________
改良土壤的酸性
23.在常温常压下有下列物质:①H2②H2O
③空气
④CO
⑤塑料
⑥石墨
⑦KNO3⑧淀粉
⑨生石灰
⑩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物质的序号):
(1)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______、能导电的固体物质是_____;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3)属于液体混合物的是_____、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___.
2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农业上,可以用_________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_________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人类关系密切.
(1)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水.
(2)洗洁精去除油污时,主要起_____作用.
(3)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_____性物质混合施用.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其原因是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其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
2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煤、石油和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会造成酸雨等
环境问题;
(2)尿素[CO(NH2)2]、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磷酸铵[磷酸二
氢铵
NH4H2PO4
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的混合物]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3)蚊子体内含有的甲酸是一种酸,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则室温时
肥皂水的
pH_________7;
(4)将盐酸滴入盛有镁条的试管中,发现镁条上有气泡放出,用手触摸试管外
壁,有________的感觉;
(5)在冰箱中放入用活性炭制成的“除臭剂”,它对冰箱里的异味具有________作
用;
(6)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功能.
2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钾三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3)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也可以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_____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_____,则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
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稀盐酸
28.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_______,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9.分析比较Na2SO4、(NH4)2
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30.鉴别(NH4
)2
SO4、NH4
NO3、NaNO3
三种无色溶液,随机编号为A、B、C,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A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2)B

Ba(NO
3
)2
溶液混合: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分别列出滤液中所含溶质
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图是某化肥的标签,请列式计算,以解决如下问题.
(1)通过计算碳酸氢铵的含氮量,说明此标签是否有错误.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的NH4HCO3含量不得低于95%,陈红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和如下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且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使用样品的质量/g
8.00
8.00
8.00
8.00
硫酸增加的质量/g
1.71
1.69
1.70
1.70
①陈红认为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NH3)的质量,根据陈红的分析,请利用实验平均值计算出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百分含量.
②这个结果能否说明这种化肥合格与否,请说明原因.
32.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33.实验室有三种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因保存不当,标签脱落。为鉴别出这三种化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取少量样品,并编号为X,Y,Z,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实验现象(此处箭头表示产生相关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物质编号)。
(1)根据上述实验,推测出:X是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要鉴别Y,Z两种物质,还能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
(3)在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必”)另取。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Ca(H2PO4)3
C.K2SO4
D.(NH4)2HPO4
【来源】课题11.2
化学肥料(练)-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答案】D
【详解】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D、(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故选D。
【点睛】
分析化肥中含有几种营养元素,如果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就属于复合肥。
2.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D
【详解】
A、NH4HC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2SO4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D、KNO3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D。
3.K2CO3是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它属于(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D
【详解】
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D。
4.净化一方水土,守护母亲河流。下列做法不利于我市串场河湿地生态修复的是
A.保护滩涂湿地
B.强化污水处理
C.施用大量农药
D.推进造林绿化
【来源】课题4.1
爱护水资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
【答案】C
【详解】
A、保护滩涂湿地,有利于生态修复,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强化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施用大量农药,会对水体、大气、土壤造成污染,不利于生态修复,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推进造林绿化,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初中化学所学的有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都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B.积极宣传保护水资源恶化,饮水安全的重要性
C.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D.节约水资源,用生活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来源】课时练04-1
爱护水资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课时通关考点练
【答案】D
【详解】
A、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可以减少水污染,合理,不符合题意;
B、积极宣传保护水资源恶化,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合理,不符合题意;
C、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水污染,合理,不符合题意;
D、用生活污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符合题意。故选D。
6.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来源】河南省永城市龙岗中学2018届九年级人教版下册化学课堂训练:第十一单元
课题2《化学肥料》
【答案】D
【解析】
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D.
7.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来源】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好题精练)-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堂(人教版)
【答案】B
【详解】
现今社会化学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合成药物,可以更好的治疗各种疾病,保证人体健康,A项正确;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项错误;各种化学合成材料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合理的使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D项正确;故选B。
8.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B.抑制水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的生长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19课时
课题
1
爱护水资源同步练
【答案】B
【详解】
A、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能节约用水,故正确;
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能保持生态平衡,不能防止水污染,故错误;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能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故选:B。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最简便的方法区别这三类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NH4HCO3与KCl闻气味
②K2SO4和Ca3(PO4)2看颜色
③CO(NH2)2和KCl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④NH4Cl和K2SO4加水看溶解性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D
【详解】
①NH4HCO3
与不稳定,容易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KCl无
味,所以能用闻气味区别
NH4HCO3与
KCl,故正确。
②K2SO4为白色固体而Ca3(PO4)2为黄色固体,所以看颜色区别K2SO4和Ca3(PO4)2,故正确。
③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
CO(NH2)2

KCI
加熟石灰研磨后都不会放出氨气,故错误。
④NH4Cl

K2SO4
均能溶于水,加水看溶解性不能区别
NH4Cl

K2SO4,故错误。
故选:D。
10.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提倡多用含磷洗衣粉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1
我们的水资源
同步练习题
【答案】B
【详解】
A、该方法利用了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错误;
B、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错误;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故错误。故选B。
11.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63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2)同步练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12.如图,“—”表示相互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CaCl2
K2CO3
Ca(OH)2
HCl
C
O2
CO
CuO
C
D
Zn
FeCl2
Cu
HCl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63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2)同步练
【答案】C
【分析】
根据转化图分析可知,甲既能和乙反应又可以与丁发生反应,丙既能和乙反应又可以和丁反应,丁可以生成乙,再根据选项所给代入检查是否符合作答。
【详解】
A、甲是H2SO4,乙是Na2SO4,丙是NaOH,丁是NaCl,甲和乙、丁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不发生反应,丙和丁、乙也是一样的原因不反应,选项A不符合要求;
B、甲是CaCl2,乙是K2CO3,丙是Ca(OH)2,丁是HCl,甲和丁之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不发生反应,丁不能转化为乙,选项B不符合要求;
C、甲是O2,乙是CO,丙是CuO,丁是C,乙和丁都可以在甲中点燃发生氧化反应,丙可以与乙或丁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出Cu,丁不完全燃烧可以生成乙,符合转化要求,选项C符合要求;
D、甲是Zn,乙是FeCl2,丙是Cu,丁是HCl,铜的活动性弱与铁,因此丙不能与乙发生反应,铜活动性较弱,不能置换酸中的氢气,因此丙不能和丁发生反应,选项D不符合要求。故选:C。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NH4NO3和NaOH固体:溶于水,比较温度变化情况
B.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C.NH4Cl和尿素[CO(NH2)2]两种化肥:用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和碳酸氢铵(NH4HCO3):加水,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
62
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1)同步练
【答案】B
【详解】
A、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都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因此不能区分硝酸铵和硫酸铵,故选项正确;
C、取样,分别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故选项错误;
D、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难溶于水、碳酸氢铵(NH4HCO3)能溶于水,加水,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熟石灰改良长期施用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D.误食氯化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
62
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1)同步练
【答案】D
【详解】
A、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氧化钙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故错误;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故错误;
C、盐酸能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故错误;
D、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先看反应是否能进行,再看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再看是否配平,再看条件,最后看是否改成了等号。
1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
实验中的现象
①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只能表现为热
量的变化③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学
反应吸收热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
红色固体生成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
C
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
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污染③使用天然气可缓解温室效应
①金刚石坚硬可用作划玻璃②石墨有润滑作用可作润滑剂③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A.A
B.B
C.C
D.D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三节基础练习
【答案】D
【详解】
A、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正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不只是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错误;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正确;故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错误;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正确;故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正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正确;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使用天然气不能缓解温室效应,错误;故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D、金刚石坚硬可用作划玻璃;石墨有润滑作用可作润滑剂;干冰升华吸热可作
制冷剂,该选项完全正确。
故选:D。
1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有吸附性
脱色制白糖
B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作化肥
D
CO具有还原性
工业炼铁
A.A
B.B
C.C
D.D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检测卷
【答案】C
【详解】
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糖中的色素,可用于脱色制白糖,选项A正确;
B、胃液中含有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B正确;
C、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用作化肥,但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与碳酸氢铵作化肥没有直接联系,选项C错误;
D、CO具有还原性,能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利用该性质炼铁,选项D正确。故选C。
17.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
A.甲:水,乙:氢氧化钠
B.甲:氯化钠,乙:稀硫酸
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D.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三种物质加入甲物质后产生氨气,所以甲物质是一种碱;能够和碳酸氢氨反应有气体,而不与氯化铵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加入的是一种酸,和碳酸氢氨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不是氨气。因此,甲物质是碱,乙物质是酸,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
18.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物质为尿素
B.Y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Y、Z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1.2练习卷
【答案】D
【解析】
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都属于铵态氮肥,可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碳酸氢铵(NH4HC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A从图中可知:X中加入熟石灰后没有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Y应为尿素。此项正确。
B从图中可知:Y、Z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即Y、Z分别为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中的一种。加入稀盐酸后,Y有气泡生成、Z无气泡生成;所以Y应为碳酸氢铵(NH4HCO3)、Z应为氯化铵(NH4Cl)。此项正确。
C碳酸氢铵(NH4HCO3)本身不稳定,常温下可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氯化铵(NH4Cl)常温下不分解。所以常温下如要鉴别两种样品,能
可采取闻气味的方法。此项正确。
D
Y是碳酸氢铵(NH4HCO3),与熟石灰[Ca(OH)2]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水和氨气。其固体中含有碳酸钙。所以实验Ⅱ加入稀盐酸后仍可反应生成气体。此项错误。
考点:化肥
点评:本题结合常见的三种氮肥的性质,考查了物质的鉴别。在鉴别题中要注意反应的现象,推理要合理。
19.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滴入碳酸钠溶液
B
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63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2)同步练
【答案】B
【解析】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新的杂质,违背除杂原则,错误;B、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氧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D、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C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
【答案】D
【详解】
A、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尿素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无现象,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正确;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稀盐酸是无色,正确;
D、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错误。
故选D。
21.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__g。
【来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
【答案】
②③
3
【解析】(1)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2)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150g×2%=3g。
点睛: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2.某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易倒伏。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和钾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
K2CO3
b
NH4Cl
c
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性。
(3)若土壤显酸性(设含硫酸),可以用___________
改良土壤的酸性
【来源】课题11.2
化学肥料(练)-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答案】ab
紫色石蕊溶液
熟石灰
【详解】
(1)根据题意,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缺乏氮元素,易倒伏.需要施加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a
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
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
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ab;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测定土壤呈酸性,可选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紫色石蕊溶液;
(3)熟石灰属于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熟石灰价格便宜,经常用来改良土壤的酸性。
23.在常温常压下有下列物质:①H2②H2O
③空气
④CO
⑤塑料
⑥石墨
⑦KNO3⑧淀粉
⑨生石灰
⑩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物质的序号):
(1)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______、能导电的固体物质是_____;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3)属于液体混合物的是_____、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___.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物质的变化”知识过关练习题
【答案】①





【详解】
(1)氢气的热值高,燃烧时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故填:①.
石墨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⑥.
(2)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⑤.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填:⑦.
(3)稀硫酸是液体,其中含有水和硫酸,属于混合物.
故填:⑩.
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但是氢气无毒,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故填:④.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时要紧扣概念,认真分析.
2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农业上,可以用_________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_________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来源】课题11.2
化学肥料(练)-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答案】氮元素
磷元素
氯化钠
一氧化碳
【详解】
(1)NH4H2PO4含有N、P两种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磷元素;
(2)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反应的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
2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人类关系密切.
(1)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水.
(2)洗洁精去除油污时,主要起_____作用.
(3)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_____性物质混合施用.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其原因是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其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煮沸
乳化

铝与
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
+6
【详解】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水。
(2)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去除油污时,主要起乳化作用。
(3)向农田中施加硝酸铵肥料时,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的抗腐蚀性优于铁,因为铝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其中钾元素
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
x=+6
价.
2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煤、石油和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会造成酸雨等
环境问题;
(2)尿素[CO(NH2)2]、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磷酸铵[磷酸二
氢铵
NH4H2PO4
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的混合物]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3)蚊子体内含有的甲酸是一种酸,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则室温时
肥皂水的
pH_________7;
(4)将盐酸滴入盛有镁条的试管中,发现镁条上有气泡放出,用手触摸试管外
壁,有________的感觉;
(5)在冰箱中放入用活性炭制成的“除臭剂”,它对冰箱里的异味具有________作
用;
(6)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功能.
【来源】2017-2018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三节基础练习
【答案】天然气

酸铵

发烫
吸附
乳化
【详解】
(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它们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和其它生物的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2)尿素[CO(NH2)2]、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中含有氮元素,
属于氮肥;磷酸铵[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的混合物]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3)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水止痒,因为肥皂水呈碱性,所以它的
pH>7;
(4)将镁加入盐酸中,放出大量的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对冰箱里的异味具有吸附作用;
(6)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2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钾三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3)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也可以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_____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_____,则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
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稀盐酸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五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答案】碳酸铵
氯化铵

红色石蕊

NH4Cl+NaOHNaCl+H2O+NH3↑
A
【详解】
(1)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在装有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铵;
(2)根据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可知,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氯化铵,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3)氨气溶于水显碱性,遇到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取少量未区分出的
另外两种化肥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
(4)A、氯化铵与硝酸钡不反应,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可以去分开;
B、氯化钠与氯化铵和硫酸钾均不反应,不能区分开;
C、氯化铵与硫酸钾遇酚酞均无明显颜色变化,不能区分开;
D、稀盐酸与氯化铵和硫酸钾均不反应,不能区分开;
故选:A。
28.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_______,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时练习: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答案】CaO+H2O=Ca(OH)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滴到pH试纸上
CO2+
Ca(OH)2=CaCO3↓+H2O;
Ca(OH)2+H2SO4=CaSO4+2H2O
Ca(OH)2+K2CO3=2KOH+CaCO3↓;
K
【详解】
试题分析:(1)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溶液pH的测定的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滴到pH试纸上,半分钟后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2)石灰浆刷墙壁,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O2+
Ca(OH)2=CaCO3↓+H2O;(3)熟石灰电离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与酸性土壤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H2SO4=CaSO4+2H2O。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K2CO3=2KOH+CaCO3↓;由于KOH溶解度大,Ca(OH)2微溶于水,因此“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②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有N、P、K,“黑白粉”中含有的K2CO3电离产生的K+,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K元素。
考点:考查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的知识。
29.分析比较Na2SO4、(NH4)2
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
【答案】SO42﹣
Na2SO4
B
KOH
【详解】
(1)Na2SO4、(NH4)2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SO42﹣.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根据质量守恒定,分析比较Na2SO4、(NH4)2SO4、NH4Cl,可知Na2SO4中不含有铵根,因此没有氨味产生;
(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铵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硫酸钠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就是把铵根除去,同时把硫酸根转化成K2SO4即可,故加入KOH与(NH4)2
SO4反应生成K2SO4、氨气和水.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进行物质的鉴别时,所选的试剂与待鉴别物质混合需有明显的不同现象.
30.鉴别(NH4
)2
SO4、NH4
NO3、NaNO3
三种无色溶液,随机编号为A、B、C,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A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2)B

Ba(NO
3
)2
溶液混合: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分别列出滤液中所含溶质
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检测卷
【答案】NaNO3
(NH4
)2
SO4+Ba(NO
3
)2=BaSO4↓+2NH4NO3
只有硝酸铵、硝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物、硝酸铵和硝酸钡的混合物
【分析】
铵态氮肥和碱混合加热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详解】
(1)A、B、C三种无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A中没有氨味,B、C有氨味,所以A是硝酸钠溶液;
(2)①重取样品,加入硝酸钡,B中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是硫酸铵,硫酸铵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铵,化学方程式为:(NH4
)2
SO4+Ba(NO
3
)2=BaSO4↓+2NH4NO3;
②硫酸铵和硝酸钡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过滤,分别列出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是:只有硝酸铵、硝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物、硝酸铵和硝酸钡的混合物。
31.图是某化肥的标签,请列式计算,以解决如下问题.
(1)通过计算碳酸氢铵的含氮量,说明此标签是否有错误.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的NH4HCO3含量不得低于95%,陈红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和如下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且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平均值
使用样品的质量/g
8.00
8.00
8.00
8.00
硫酸增加的质量/g
1.71
1.69
1.70
1.70
①陈红认为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NH3)的质量,根据陈红的分析,请利用实验平均值计算出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百分含量.
②这个结果能否说明这种化肥合格与否,请说明原因.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2练习卷
【答案】(1)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为,因为纯净的碳酸氢铵的含氮量只能达到17.7%,不可能如标签所述含氮量高达20.1%,所以标签有错误.
(2)①按陈红同学的分析,设8g样品化肥中含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NH4HCO3NH3↑+H2O+CO2↑
79
17
x
1.70g
x=7.9g
则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为.
②这个结果不能说明此化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因为根据图所示装置,硫酸增加的质量除NH3的质量外,还有反应生成水蒸气的质量,实验设计本身有错误.
【解析】(2)①陈红认为硫酸增加的质量即为NH3的质量,由此计算NH4HCO3的质量,进而求出其百分含量.
32.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1.2练习卷
【答案】(1)②③
(2)3
(3)①K2CO3②两
③KCl、Ca(NO3)2
【详解】
(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①硝酸铵[NH4NO3]为氮肥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
③硝酸钾[KNO3]属于复合肥
④硫酸钾[K2SO4]是钾肥,故答案为②③。
(2)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50g×2%=3g"
.
(3)①实验1中把碳酸钠加入混合物的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所给的物质中能和碳酸钠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钙,同时也说明在混合物中没有碳酸钾,故本题答案为:碳酸钾
②实验2中把硝酸银加入营养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所给的物质中能和硝酸银产生沉淀的只有氯化钾,而两个实验中均没有提到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样综合两个实验可以得出营养液中可能有的物质存在两种组合:一是硝酸钙、氯化钾,二是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故本题答案为:2
③氯化钾中钾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而溶液中钾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我2:1,所以我们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我们可以得出该营养液的组合中还含有硝酸根离子,即硝酸钾,故本题答案为: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或Ca(NO3)2、KCl、KNO3).
33.实验室有三种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因保存不当,标签脱落。为鉴别出这三种化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取少量样品,并编号为X,Y,Z,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实验现象(此处箭头表示产生相关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物质编号)。
(1)根据上述实验,推测出:X是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要鉴别Y,Z两种物质,还能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
(3)在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必”)另取。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单元第
62
课时 课题
2 化学肥料(1)同步练
【答案】CO(NH2)2
NH4HCO3
NH4Cl
闻气味
不必
在实验Ⅰ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在实验Ⅱ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所以两者的样品没有另取也不影响检验结果
【分析】
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三种物质中加熟石灰无刺激性气味的是尿素,而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会和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为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铵、水、二氧化碳,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所以Y物质为碳酸氢铵,Z是氯化铵。
【详解】
(1)由分析可知,X是尿素,Y碳酸氢铵,Z是氯化铵,故填:CO(NH2)2;NH4HCO3;NH4Cl;
(2)因为碳酸氢铵、氯化铵都是铵态氮肥,但是碳酸氢铵常温能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铵常温不分解,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填:闻气味;
(3)在实验Ⅰ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在实验Ⅱ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所以两者的样品没有另取也不影响检验结果。故填:不需要;在实验Ⅰ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反应,在实验Ⅱ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所以两者的样品没有另取也不影响检验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