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2 23: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黄泥水 B.矿泉水 C.碳酸饮料 D.消毒酒精
2.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加入的粉末是
B.时,甲试管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乙试管中的溶液一定饱和
C.NaCl中含有少量,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Cl
D.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大于乙试管中加入对应溶质的质量
3.往200g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C.该200g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75%
D.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4.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5.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汽油 B.面粉 C.小苏打 D.硫酸铜
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C 10 20 30 60 8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110 169 246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80°C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有晶体析出
C.20°C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 6%
D.把20°C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均是无色的、透明的
B.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C.石灰水的溶质是石灰
D.溶液的均一性是指同一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相同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9.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均得到饱和溶液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催化剂既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又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1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又含有分子的是(  )
A.碘酒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不锈钢
1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13.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钠离子
B CO具有可燃性,CO2不能燃烧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C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苯分子 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向试管中加入2 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
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C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收集纯净的气体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探究氮气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15.下列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洗涤内壁沾有油脂的试管 用大量的水冲洗
B 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C 检测CO中是否混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KCl粉末中混有的K2SO4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将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硫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 (2)硫酸溶液: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__________;(4)氯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
17.水及水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3)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4)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性质、溶剂有关,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下列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______(填字母)。
A压强 B温度 C汽水瓶 D光照
(5)分别向装有等量的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0g、25g某种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_______(填“A”“B”或“C”)。
②烧杯A、B、C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A”“B”或“C”)。
③图二中能表示该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④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三、实验题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20 18 19 17 21 19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_____。
(实验分析)(1)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_____ _
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改进实验)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两种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过滤粗盐水所用到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组成发生装置。在制取气体之前要首先_____(用文字表述)。
(3)利用仪器③与⑦可组成一个贮气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时,气体应从仪器⑦的_____(填“a”或“b”)端通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的用途,请你任举一例:_____。
(4)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
20.将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284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原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
(3)原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
21.某同学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8.9 26.3 23.7 21.9 21.9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把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55g(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计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___________。
22.在锥形瓶中加入10g 久置且表面氧化的锌粒(锌粒中原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再滴加稀硫酸(H2SO4),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H2SO4)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多少g;该锌粒中单质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H2)产生,其原因是___ __。
(3)求所滴加的稀硫酸(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2.B3.A4.C5.C6.C7.D8.A9.D10.C11.C12.B13.D14.B15.C
16.Na2SO4 H2SO4 HCl KCl
17.C D C A C B 甲 BD
18.A 五分之一 略 略 ①③ 略 略
19.②⑤⑥⑩ 药匙 胶头滴管 ②④⑥⑨ ③⑧或①⑧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气体除杂或观察气体生成快慢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20.(1)5%(2)20.8g(3)11.7g
21.(1)9.6;(2)27.1%
22.(1)0.2g;65%;(2)表面的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