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补充内容)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启动子
终止子
①不编码蛋白质。
:编码蛋白质
,连续不间断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原核细胞的
基因结构
②调控遗传信息表达,上
游有启动子,下游有终止子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补充内容)
编码区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内含子
外显子
启动子
终止子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真核细胞的
基因结构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有调控作用,上游有启动子,下游有终止子
非编码序列:
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同点
编码区是
连续的
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相同点
都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区和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组成的
1.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
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如:与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基因、与优良品质相关的基因等,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利用PCR技术扩增
(3)人工合成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
cDNA文库
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受体菌中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
受体菌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那么,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1)为什么要构建基因文库?直接从含有目的基因的生物体内提取不行吗?
提示:构建基因文库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并不是惟一的方式。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就可以通过PCR方式从含有该基因的生物的DNA中,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反转录,用PCR方式从mRNA中获得,不一定要构建基因文库。但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不知,或只知道目的基因序列的一段,或想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许多基因,或者想知道这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有多少基因不同,或者想知道一种生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得到一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往往就需要构建基因文库。
(2)基因文库如何构建?
将某种生物体内的DNA全部提取出来,选用适当的限制酶,将DNA切成一定范围大小的DNA片段,然后,将这些DNA片段分别与载体连接起来,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每个受体菌都含有了一段不同的DNA片段。也就是说,这个群体包含了这种生物的所有基因,叫做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
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也叫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那么,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cDNA文库。
两种基因文库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cDNA合成过程
第一步,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与RNA互补的DNA单链,形成RNA-DNA杂交分子。
第二步,核酸酶H使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链降解,使之变成单链的DNA。
第三步,以单链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链,形成双链DNA分子。
(2)PCR技术
原理:
前提:
原料
方式
PCR扩增仪
DNA复制
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以_____方式扩增,
即____(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指数
2n
模板DNA;
DNA引物;
四种脱氧核苷酸;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过程
变性、退火、延伸三步曲
变性:加热至90~95℃双链DNA解链成为单链DNA
退火:冷却至55~60℃引物与部分模板的单链DNA的特定互补部位相配对和结合
延伸:加热至70~75℃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DNA链
变性
退火
延伸
比较DNA复制和PCR技术
(3)人工合成
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合成。
比较项目
DNA复制
PCR技术
解旋方式
场所
酶
温度条件
合成对象
联系
区别
解旋酶催化
高温变性解旋
细胞内(主要是细胞核内)
细胞外(在PCR扩增仪内)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
细胞内温和条件
需控制温度,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NA分子
DNA片段或基因
模板:均需要脱氧核苷酸链作为模板进行物质合成
原料:均为四种脱氧核苷酸
酶:均需要DNA聚合酶进行催化
引物:均需引物,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核心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过程:
质粒
DNA分子
一个切口
两个黏性末端
两个切口
获得目的基因
DNA
连接酶
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同一种
限制酶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来源的基因重组的过程。
表达载体需具备的序列:
启动子
目的基因
终止子
标记基因
复制原点
启动子:
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
终止子:
位于基因的尾端,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来。
复制起点:
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一)转化:
(二)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
植物细胞
将目的基因导入
动物细胞
将目的基因导入
微生物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显微注射法
——感受态细胞
目的基因进入_________内,并且在
受体细胞内维持_____和_____的过程
受体细胞
稳定
表达
农杆菌转化法过程
显微注射法过程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提纯
取卵(受精卵)
显微注射
受精卵
新性状动物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①原核生物特点: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少
②方法:
用Ca2+处理细胞
感受态细胞
表达载体与感受态细胞混合
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查是否成功
检测—
鉴定——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方法——
方法——
方法——
DNA分子杂交
分子杂交(注意与上不同之处)
抗原抗体杂交
(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①首先取出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DNA
②用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做探针
③使探针和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杂交,若显示出杂交带,表明染色体已插入染色体DNA中
方法:
DNA分子杂交
过程:
知识延伸——DNA分子杂交技术
该方法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互补的双链DNA解开,把单股的DNA小片段用同位素、荧光分子或化学发光催化剂等进行标记,之后同被检测的DNA中的同源互补序列杂交,从而检出所要查明的DNA或基因。
归纳步骤
4、鉴定(个体生物学水平)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①方法:
分
子
杂
交
方法:
抗原抗体杂交
②过程:
用上述探针和转基因生物的mRNA杂交,若出现杂交带,表明目的基因转录出了mRNA
归纳步骤
获取目的基因
从基因文库
利用PCR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测:是否插入、转录、翻译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