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古诗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组织形式:以完成练习的形式,体现学生为主体,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将小学阶段的重点古诗进行了整合归类,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整理背诵古诗,并分组准备。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前播放古诗歌曲《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了几段优美的音乐,你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歌词都是古诗)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就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游这沿途的美景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一些古诗。(板书课题:古诗苑漫步)
二、进入学习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练习题)
第一站:诗词荟萃
活动要求:必答题,7个小组的每个组员都要回答一题。
一、我会填上颜色词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___
。
(2)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丝绦。
(5)天门中断楚江开,
___水东流至此回。
(6)春风又_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我会填上动物的名称
(1)千山___飞绝,万径人踪灭。
(2)牧童骑___
___
,歌声振林樾。
(3)两岸___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众___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___
___立上头。
(6)月落___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我会填上地名
(1)
___
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晓看红湿处,花重___
___
。
(3)
___
___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
___
。
(5)朝辞___
___彩云间,千里___
___一日还。
(6)
___
__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四、我会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1)故人___
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3)采菊___篱下,悠然见___山。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__风放纸鸢。
(5)
___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
___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我会填上植物的名称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___
___
出墙来。
(2)墙角数枝___
,凌寒独自开。
(3)停车坐爱___
___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
___开。
(5)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___
___少一人。
(6)
___
___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填上重叠词
(1)
___
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梅子黄时___
___
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3)留连戏蝶___
___
舞,自在娇莺___
___啼。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__
___
半江红。
(5)春眠不觉晓,
___
___闻啼鸟。
(6)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___
___。
七、我会填数字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月春风似剪刀。
(2)飞流直下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___枝红杏出墙来。
(4)欲穷___里目,更上___层楼。
(5)谁言寸草心,报得____春晖。
(6)黄四娘家花满蹊,
___朵___朵压枝低。
师:我们积累古诗要讲究方法,学会抓住这些古诗的特点进行分类背诵,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板书:学分类)
第二站:诗情画意
活动要求:7个小组抽签补充诗句,先在小组内讨论,再选派代表上台回答。
1、粉骨碎身全不怕—
欲穷千里目—
秦时明月汉时关—
停车坐爱枫林晚—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大漠沙如雪—
我劝天公重抖擞—
少壮不努力—
3、山穷水复疑无路—
谁知盘中餐
—
劝君更进一杯酒—
谁言寸草心—
4、春色满园关不住—
孤帆远影碧空尽—
随风潜入夜—
飞流直下三千尺—
5、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识庐山真面目—
人生自古谁无死-
6、千锤万击出深山—
墙角数枝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
海内存知己—
7、千里莺啼绿映红-
黄河远上白云间-
窗含西岭千秋雪-
柴门闻犬吠-
第三站:诗苑拾趣
刚才的学习很紧张,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个趣味答题,大家放松一下。活动要求:请大家根据诗句猜谜语。
一朵芙蓉顶上栽,
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唱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
劝尔莫移禽鸟性,
翠毛红嘴任天真。
如今漫学人言巧,
解语终须累尔身。
(猜一动物)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猜一物品)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猜一自然现象)
第四站:诗“续”飞扬
活动要求:请大家先完成学习单单上的练习,再回答。
古诗句趣说诗词之最
最深的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高的楼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快的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最长的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长的头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远的邻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倒霉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对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问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设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拟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夸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比喻
第五站:诗坛泰斗
师:我们接触了很多古诗词,其中是以唐诗宋词为主,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等等。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关:诗坛泰斗。
活动要求:请根据下面四组成语猜出四位诗人。
A、百步穿杨
万古长青
一日千里
B、光怪陆离
釜底游鱼
C、一穷二白
居高临下
易如反掌
D、张冠李戴
白驹过隙
师: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第六站:“诗”接千载
师:学了古诗,还得运用古诗。比如好朋友要到异地去生活了,你可以说什么?(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在下列情境中,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些诗句?
1..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说“
,
。”
2.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
_
,
。
4.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
__
,
。
5.
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
,
”;《泊船瓜洲》中的“
,
?”
6.逢年过节,人们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
”。
师:生活中古诗无处不在,在你心有千千结,却又不知如何张开口时,不妨借古诗来传达心声。(板书:巧运用)
三、结束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只是领略了“烟海”中的一角,诗海浩渺无边,美景无限,还需大家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同学们,努力吧!相信更好的诗歌会在你们的笔下诞生!
板书设计:
古
诗
苑
漫
步
学
分
类
巧
运
用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