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3 09:1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1年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隋文帝(541-604)
隋朝开国皇帝,其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被封为隋国公。杨坚承继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皇后。
580年,宣帝病死,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辅政。

西

266
316

前秦
统一
北方
东晋
317
420

383年淝水之战
北朝(439-581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420-589年)
宋 齐 梁 陈
南北对峙 民族交融
隋朝统一
唐朝盛世
577年
北周灭北齐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
589年
隋灭陈
统一全国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4.意义:
581(建立)
589(统一)
杨坚(隋文帝)
长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一、隋的统一
1.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step1
3.影响:
开皇之治
含嘉仓,始建于隋朝公元605年,位于洛阳市老城北,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可以存储约50万斤粮食。唐太宗曾感慨:“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1.目的:(1)加强南北交通
(2)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与陆运相比,水运的优势
疆域辽阔,不便管理
step1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
3.隋朝大运河概况:
一:
二:
三:
四:
五: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全长2700多千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通邗江)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地位)
识记大运河
自己动手:
洛阳
涿郡
余杭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出谋划策:
请你为余杭的丝绸商人设
计一条到东都的水路线路。
江都
简笔画大运河,并在图上标注重点信息。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否定
肯定
(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南北交通。
(2)但开凿运河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评价原则: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
4.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你知道,中国古代官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世卿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朝

科举制
(血缘/嫡长子)
(举荐/贤孝品行)
(门第/士族垄断)
上品
中品
下品
下上 下中
下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正:地方识鉴评定等级者。
· 说说你对“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士族”的理解?(弊端)
1.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
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
2.只重门第,不重才能。
1.选官演变
阅读课文,梳理隋朝科举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1. 隋文帝,废除了旧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易错易混点
· 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 谁确立了科举制度?标志为何?
· 旧制与新制最大的不同点?
隋炀帝
2.立科举制
科举制
1.第一级:童试
先通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再经过院试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
2.第二级:乡试
每三年在省城举行,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3.第三级: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第四级:殿试
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一甲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科举图解
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创立科举制的意义
四.隋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表现: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三征高句丽惨败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讨伐隋炀帝檄文
sep1
1.灭亡根本原因:隋的暴政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直接原因:
百姓被迫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3.隋朝灭亡




杨坚建立隋朝
开凿大运河
隋灭陈
统一全国
隋朝灭亡
一个短暂,却灼灼其华的王朝!
设立进士科
创立科举制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学完隋朝的基本史实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王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是?
秦朝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4年,隋持续了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隋创科举制。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成由节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step5
课堂巩固
1.《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D
step5
课堂巩固
D
2.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