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正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正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3 09: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正比例(一)
一、单选题
1.在x =7y中,x和y成(??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每辆汽车载重量一定,汽车辆数和载重量总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
3.下面各选项中的两个量,成反比例的是(??? )
A.?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B.?车轮的半径一定,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C.?书本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所用的钱数
D.?打印一份稿件,每分钟打字的字数和所用的时间.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二、判断题
5.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
6.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成正比例。 ( )
7.车轮的直径一定,车轮的转数和它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 ( )
8.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
三、填空题
9.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____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____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10.如下表,如果x和y成正比例,空格里的数是________:
如果x和y成反比例,空格里的数是________。
x
6
15
y
10
?
11.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________比例;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________比例。

四、解答题
12.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铅笔每支0.55元,铅笔的单价与所买支数的总价。(? ?)
(2)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 )
(3)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
13.根据一组数量的相依关系,写出两个正比例关系式和一个反比例关系式.
例如:单价、数量和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每公顷产量、公顷数和总产量.
五、应用题
14.请你根据下表补充好统计图,并请你说说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由x =7y可得:x:y=7,x和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2.【答案】 A
【解析】【解答】解:载重量总数÷汽车辆数=每辆车的载重量,每辆车的载重量一定,载重量总数与汽车辆数的商一定,二者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载重量总数与汽车辆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已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总页数,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不成比例;
B:行驶的路程÷车轮转数=车轮周长(一定),车轮半径一定,车轮周长就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
C:所用的钱数÷购买的数量=单价(一定),所以购买的数量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
D:每分钟打字数×所用时间=这份稿件总数(一定),所以每分钟打字的字数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出两个量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两个量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4.【答案】 C
【解析】【解答】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
故选C
【分析】判定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人的身高和体重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乘积或比值都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若两个量相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本题中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不存在这两种关系,所以不成比例。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正比例的基本意义,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变化时,时间也随着变化,并且织布总米数与时间的比值是每小时织布米数,比值一定,所以织布总米数和时间成正比例。
【分析】考察正比例的意义。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车轮前进的距离:转数=车轮的周长(周长=直径×π),因为车轮的直径一定,则车轮的周长就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车轮的转数和它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直径×π,由直径一定得出车轮的周长一定,再由车轮前进的距离:转数=车轮的周长,因为车轮周长一定,即比值一定,根据正比例的定义可以得出车轮的转数和它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周长为4a.
(定值)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判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三、填空题
9.【答案】 积;商
【解析】【解答】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可知: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故答案为:积;商
【分析】注意这两个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然后再看两个量的积一定还是商(比值)一定.
10.【答案】 25;4
【解析】【解答】解:x和y成正比例,6÷10=0.6,空格里的数是15÷0.6=25;
x和y成反比例,6×10=60,空格里的数是60÷15=4。
故答案为:25;4。
【分析】x和y成正比例,则x和y的比值一定,先求出比值,再用15除以这个比值即可求出空格里的数。x和y成反比例,则两个量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先求出乘积,再除以15即可求出空格里的数。
11.【答案】 反;正
【解析】【解答】根据分母×分数值=分子(一定),所以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根据分子÷分母=分数值(一定),所以分子和分母正比例;
故答案为:反;正。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四、解答题
12.【答案】 (1)不成比例
(2)不成比例
(3)成正比例
【解析】【解答】(1) 铅笔每支0.55元,这里铅笔的单价一定,铅笔的单价与所买支数的总价不成比例;
(2)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当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不成比例;
(3)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长方形的宽,所以当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1)不成比例;(2)不成比例;(3)成正比例。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13.【答案】 解:每公顷产量、公顷数和总产量.
每公顷产量=总产量÷公顷数
公顷数=总产量÷每公顷产量
总产量=每公顷产量×公顷数
【解析】【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反而变小,它们的积一定,那么它们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五、应用题
14.【答案】 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他们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因为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所以图像会是一条直线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