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一、单选题
1.“4米:8分米”的比值是(??? )
A.???????????????????????????????????????????B.?5??????????????????????????????????????????C.???????????????????????????????????????????D.?
2.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A.?: ???????????????????????????????????????B.?6:5???????????????????????????????????????C.?5:6
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50,两个内项不可能是(??? )。
A.?2和25????????????????????????????B.?100和0.5????????????????????????????C.?25和25????????????????????????????D.?和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是(?? )
A.?1?????????????????????????????????????????????B.?0.2?????????????????????????????????????????????C.?5
二、判断题
5.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比例。(?? )
6..李红4小时行了12千米,她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3:1.( )
7.0.6:0.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3:1。 ( )
8.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填空题
9.走一段路,明明用了 小时,皓皓用了 小时,明明和皓皓两人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8×9=3×24,写出比例________。
11.12的因数共有________个,选择其中的4个因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2.运一堆货物,甲用7小时运完,乙用5.5小时运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多少?工作效率的比是多少?
五、解答题
13.如图,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图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吗?
14.求未知数x ??
X:24=1? .25:1.2;?? ??????????????????0.5X﹣2.5=2.5.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4米:8分米=40分米:8分米=40÷8=5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本题中,先把4米换算成40分米,要求比值时,则直接用比的前项40除以比的后项8即可。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能与:组成比例的是6:5。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2×25=50,可能;
B:100×0.5=50,可能;
C:25×25=625,不可能;
D:=50,可能。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这两个内项的积也一定是50。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1÷5=0.2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得出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人的体重和身高虽然是两种相关联的变化的量,但人高矮胖瘦各有不同,所以体重和身高的比值和乘积都不会是一定的,不符合任何比例的意义,所以人的体重和身高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12:4=(12÷4):(4÷4)=3:1.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路程与时间的比,用路程:时间,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0.6:0.2=6:2=3: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分析】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关键是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的前项增加10%后,现在比的前项=原来比的前项×(1+10%)=原来比的前项×1.1,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乘1.1。
三、填空题
9.【答案】 15;14
【解析】【解答】明明的速度:1÷=;
皓皓的速度:1÷=;
明明和皓皓两人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35):(×35)=60:56=(60÷4):(56÷4)=15:14.
故答案为:15;1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段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路程÷时间=速度,先分别求出明明和皓皓的速度,然后将两人的速度相比,根据化简分数比的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还不是最简比,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变为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10.【答案】 8:24=3:9
【解析】【解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式。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
11.【答案】 6;1:2 =6:12
【解析】【解答】12=1×12=2×6=3×4,?所以12的因数共有6个;1:2?=6:12。
故答案为:6;1:2?=6:12。
【分析】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可以用除法,从除以1开始,成对出现,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四、计算题
12.【答案】 时间比:甲:乙=14:11,效率比:甲:乙=11:14。
【解析】【解答】时间比:甲:乙=7:5.5=14:11,效率比:甲:乙=(1÷7):(1÷5.5)=11:14。
【分析】利用比的意义,写出相应的比,并化简。
五、解答题
13.【答案】 解:4×3÷2
=12÷2
=6(平方厘米)
5×÷2=6(平方厘米)
把4和3作为外项,和5作为内项组成比例: .
【解析】【分析】用底乘高除以2或者用两个直角边的乘积除以2都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根据4×3=×5写出一个比例即可.
14.【答案】 X=25| X=10
【解析】【解答】(1)X:24=1.25:1.2
1.2X=24×1.25
1.2X÷1.2=24×1.25÷1.2
X=25;
?
2)0.5X﹣2.5=2.5
0.5X﹣2.5+2 .5=2.5+2.5
0.5X÷0.5=5÷0.5
X=10。
【分析】(1)依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再依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求解;(2)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2.5,再同时除以0.5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