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3.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3 20: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准备:
(1)白纸
(2)导学案的乙醇基础知识预习
教学课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3章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三、教材分析:
1、教学背景: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刚刚学完了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已经知道了烃类化合物以及同分异构现象等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同分异构体并了解有机物的成键特征,为本节课乙醇结构式探究打下了知识基础。
(2)高一(5)班学生数49人,高一(6)班学生数49人。两个班属于理科加强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良好,抓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学科能力的培养,适当拔高,在习题中体现。高一(15)班学生59人,属于平行班,化学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上有待于改进.针对以上情况我以基础知识为抓手,乙醇的基本性质逐级引入,层层深入,3个班同学都能以一个高一学生的基本要求来对待自己,学习化学较有兴趣。
(3)已经做过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清楚钠的储存方式、正确取用方法,并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4)在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石燃料以及乙醇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乙醇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3、考情分析:
本部分知识是高考有机部分的常考考点。高考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合成的基础推断等。
4、命题趋势:
高一主要考查乙醇的基本结构用途和化学性质断键情况。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知道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断键情况,会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③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①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对有关知识进行对比和归纳,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对自己的学习活
动进一步反思,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③通过乙醇知识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开发新能源的意识。
7、教学重点:
(1)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与结构及用途;。
(2)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催化氧化)
8、教学难点:
使学生乙醇分子的官能团,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相关性质。
9: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基础,用了实验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对比与归纳等教学方式。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采用学生分组与利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0、学法分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通过听课法,实验探究法、对比与类比法等方法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药品及仪器:金属钠、无水乙醇、酚酞、小试管、滴管、小烧杯、、酒精灯、火柴
2、乙醇结构展示图纸预习培养学生的自能力、归纳总能力。引入新课【投影】学习目标
【投影】新课引入——有关酒的“故”和“事”学生齐读
学生填诗(1)带着目标学习,有针对性(2)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装置方案设计【投影】:我们身边的酒
解释一些名词:工业乙醇、无水乙醇
提问1:⑴
如何由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如何检验酒精是否含水?
提问2: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时间:1分钟)
板书: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投影】:乙醇的物理性质
板书2、乙醇的物理性质
【投影】活动探究一:已知乙醇分子式为C2H6O,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四价、氧二价的原则,它可能的结构是什么?试画出其结构式。
1.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2.时间:2min
 
【投影】活动探究二
如何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请设计出你的方案。
1.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2.时间:2min
提示:1.钠的保存:煤油(成分碳氢化合物只含C-C键、C-H
),
C―H不容易断裂
2.钠与水的反应,
O—H容易断裂
【实验一】:钠与乙醇的反应
【实验步骤】:将干燥的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实验现象】:对比归纳钠与水与钠与乙醇实验现象:钠沉以无水乙醇液面下,不断溶解产生气泡,没有溶成小球。
结论:乙醇的结构中有羟基
板书3:3。乙醇的结构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提问:我们将乙醇与乙烷相比,乙醇可以看成是-OH取代了乙烷上的一个H而得到。我们称像这样:烃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产生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是烃的衍生物呢?
提问:乙烷因为被-OH取代生成了乙醇,使得乙醇表现出不同于烷烃的性质,像这样当烃分子的氢原子被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化学上,我们将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乙醇的官能团是—OH称为“羟基”。卤原子(—X)硝基(—NO2)等都是官能团,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是官能团。
过渡:知道结构我们来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4:4。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乙醇与钠
(K.Ca.Mg等)的反应分析断键情况
思考1.据方程式—OH
与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
n(—OH)
:n(
H2)
=
2:1
2.对比钠分别与酸、水、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H原子活泼性?
H原子活泼性:酸>水>醇
思考记笔记 
回忆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4人一组)
学生成果展示:
小组讨论(4人一组)。得出结论
2人学生代表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讨论,规范操作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合作交流并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概念强化:回答:
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硝基苯等均是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概念
【学生活动】断的是①键。
思考回答问题(1)熟悉生活中关于乙醇的名词
这个环节重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无所顾忌,乐于开口,同时记忆深刻。。
(1)不直接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而是通过乙醇分子式写出来的两种结构式的性质分析,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去学习。并且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式决定性质”的认识,并学会从结构式分析物质的性质。(2)学会从结构的差异分析性质的差别;在分析中给予提示,引导学生顺利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通过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丰富的实验现象,体会实验带来的乐趣的,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得出乙醇的结构式,能使学生加深对乙醇空间结构式的印象。
由乙醇结构式的分析导出烃类衍生物的概念,官能团让学生学会从个体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乙醇的结构
决定了乙醇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可断裂①、②、③、④四个化学键中的某些键而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同学们乙醇与钠反应时,乙醇断的哪个键。
练习:乙醇与K的反应(时间:1分钟)
过渡:乙醇它可以作为燃料,在空气中点燃能能放出大量的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一种主要的清洁能源,乙醇可以燃烧。
【投影】乙醇汽油燃料等
板书5:氧化反应)
过渡: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氧化反应银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这是何原理?
实验3-3:(P74)
(2)乙醇的催化氧化
思考:1、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思考Cu的作用?
2、小心闻液体产生的气味
【实验3-3】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观察三个阶段铜丝的颜色:(a、没加热之前铜丝的颜色;b、加热后铜丝的颜色;c、伸入无水乙醇后铜丝的颜色。)
现象:
铜丝加热后变黑,插入乙醇中又变红;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投影】方程式:2Cu+O2=====2CuO(由红→黑)
??????
CuO+CH3CH2OH
==CH3CHO+Cu+H2O(由黑→红)
结论:铜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铜是做催化剂的。乙醇被催化氧化成乙醛(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析)看乙醇催化氧化的动画模拟视频断的是①和③键。
过渡:人喝酒后会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你知道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是乙醇在体内氧化后的产物乙醛!如何解酒
【推进】3。与强氧化剂反应:与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反应直接氧化成乙酸
【投影】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
【投影】练习: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
化学反应中乙醇的断键位置
(1)与活泼金属反应键
断裂
(2)
CH3CH2OH
燃烧键
断裂
(3)在Cu或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
断裂
1、下列物质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3.丙烯醇(CH2=CHCH2OH)可跟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溴水
②钠
③氧气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全部
方程式产物复习与记忆,联系生活
(全部键断裂)
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化学与生活联系
学生思考回答
联系生活与化学
练习讨论,巩固所学内容强化记忆与加深理解断键情况
学生意识到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的特性,及生活的乙醇的用途,培养学生兴趣
观察现象,由铜丝颜色的变化分析铜丝在反应中其的作用,加强对催化剂的认识。因为乙醛分子式学生很陌生,因此先让学生思考该反应中乙醇的断键方式和产生的新物质,然后带着疑问去看乙醇催化氧化的动画模拟视频。通过视频的观看,解决心中的疑问,有助于学生加深该反应原理的印象。
培养学生兴趣
喝酒的坏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乙醇-乙醛-乙酸,乙醇-乙酸建立知识体系,已便与后面应用
当堂检测:
课堂效果
小结【小结】(时间:1分钟)
做笔记,请学生说对知识做归纳。课外
作业固学案针对性训练
五、板书设计:
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0.789g/cm3,比水小;熔点-117.3℃,沸点78.5℃,易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结构
分子式:C2H5OH
结构式: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
3.乙醇的的用途
六:课后反思:
乙醇的结构探究效果较好。
学生动手做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
把乙醇与钠反应及氧化反应的断键情况告知学生后,对生成的产物及反应的原理才更清晰,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学生对中燃料乙醇的应用很感兴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密切。
不足之处:(1)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掌控、引导能力有待提高。需多给学生机会。
(2)练习应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语速有点快。
七:附:课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