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讲练课件——河南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 讲练课件——河南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4 10: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12.《诗经》二首
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xìnɡ
wù mèi
zhǎn
mào
jiān jiā
sù huí



chí

zhǐ
文静美好的样子
配偶
求取
日日夜夜
思念
忧思的样子
挑选
茂盛的样子
那人,指所爱的人
逆流而上
茂盛的样子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路)高而陡
茂盛鲜明的样子
水中的小块陆地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C.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解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
4.重点句子默写。(8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用反复修辞,表现了男子长夜不寐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描写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以音乐的方式讨好心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文学常识填空。(10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______到______时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_____篇,也称《______》,包括___、___、___三部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求,采用
_____、_____、_____的艺术表现手法。
西周
春秋
305
诗三百






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解析】D.《蒹葭》和《关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关雎》长于叙事,而《蒹葭》则没有明确的故事。
D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材料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唯美的画。请根据下图,写出古诗的题目及你判断的理由。(3分)
题目: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根据图中的芦苇(蒹葭)和文字“在水一方”可判断它描绘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四句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8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分)
运用起兴的手法,以雎鸠鸟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的气氛,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向往。
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有什么作用?(2分)
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思念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6.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友”字的理解。(2分)
“友”写出了主人公想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意中人,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7.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8分)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这首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9.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2分)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表现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0.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2分)
“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
1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4分)
伐 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①兮?
不狩不猎,胡瞻②尔庭有县貆③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④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⑤兮!
【注释】①廛(chán):同“缠”,束,捆。②瞻(zhān):向前或向上看。③貆(huán):猪獾。形略似猪,又似狸。④漘(chún):水边。⑤飧(sūn):熟食,此泛指吃饭。
12.《诗经》中多首诗都采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结合本首诗内容进行举例说明。(2分)
示例:诗人用“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进行反复咏叹,“坎坎”指的是伐木声。“伐檀”“伐辐”“伐轮”指的是劳动者艰苦的劳作。
1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这首诗主要写了劳动者艰苦的劳动,不仅要伐木造车,还要替剥削者种地、打猎,揭示了对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嘲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