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横峰中学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请在4个选项中,选最佳选项,并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对应区域)
1. 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 “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下列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描绘(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井田制 D. 郡县制
3. 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统一王朝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元朝
4.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5.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元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6.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
A. 礼貌 B. 礼仪 C.礼品 D. 礼乐
7.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科举制 D. 民主制
8.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民众私自与外国往来,但在这之中却也保留了一处口岸以供通商,该口岸为( )
A. 宁波北仑港 B. 南京下关码头 C. 上海吴淞口 D. 广州十三行
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 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10.“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11. 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南岭,直到今广西。元代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B. 加强专制皇权
C.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 扩大统治区域
12.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红军长征
13.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 东北地区 B. 平津地区 C. 淞沪地区 D. 西北地区
14. 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5.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中共八大召开
16.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谭嗣同 D. 左宗棠
17.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
A. 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B. 卢沟桥事变爆发
C. 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D. 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
18.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修长城 D. 统一文字
19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20.在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 万隆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B.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C. 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发动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22. 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23.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D.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24.《全球通史》中说:“苏维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革命,当时工人们选举产生了工人代表会议即苏维埃,以协调他们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尽管苏维埃当时遭到了镇压,但它们作为鼓动和直接行动的机构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临时政府相比,苏维埃所具有的主要“价值”是( )
A.以推翻沙皇专制为革命目标 B.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C.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D.同工农群众联系紧密
25.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存在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铁血政策的实行
C.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 反法西斯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欧洲联盟
27.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 )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重视分权制衡
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D.建立了责任内阁
28.下面漫画反映的是世界秩序的变化,这一变化最符合下列哪一时期的状况( )
A.20世纪四五十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末
29.有学者指出“苏联解体了。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主要是指( ??)
A.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30. 西方学者评价道: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的会师”,意味着传统欧洲在国际中心舞台的“隐退消失”。为防止传统欧洲“隐退消失”,战后西欧的联合自强活动是( )
A. 发表“铁幕”演说 B. 参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C. 加入“北约”组织 D. 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31.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 直接民主 B. 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32. 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根本政治制度
C. 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
D. 1954年宪法确认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3.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34. 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责任内阁都是国家机构,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③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国王直接任命
④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产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5、占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认为:“所有受法律和习俗调整的民众共同体都一方面使用自己的法,一方面使用所有人共有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这表明他( )
A.认为法律对公民应区别对待 B.强调习俗与法律的同等地位
C.肯定万民法中体现的自然法精神 D.主张用法律调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36题12分,37题18分,共30分。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把答案写到答题卡对应区域)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口述史是近年兴起的历史研究方向,《记者生活30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是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陶菊隐前半生的口述历史。本书以纪实的风格、生动的笔法,记述了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一年间的政治百态,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以下是按时间顺序的传记部分摘录:
《辛亥参军一瞥》、《湖南宣布“自治”的六年》、《孙中山改道北伐》、《刘玉春血战汀泗桥,吴佩孚兵败走河南》、《台儿庄上好月色》、《白色恐怖下迁居》。
——摘编自陶菊隐《记者生活30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
请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传记对应近代民国某一重大事件展开历史叙述和评价。(要求:传记与重大历史事件对应准确,历史叙述史实清晰、叙述通顺、评价合理、史论结合)
37. 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6分)
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C D D C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D C D C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D C B B C A D
31 32 33 34 35
A A B C C
36题【答案】
示例:传记对应史实:传记《辛亥参军一瞥》、《湖南宣布“自治”的六年》对应辛亥革命。
历史叙述: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历史评价: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本答案只作为示例,非唯一答案,其他传记史实对应正确,叙述合理亦同样酌情赋分。)(《孙中山改道北伐》、《刘玉春血战汀泗桥,吴佩孚兵败走河南》对应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台儿庄上好月色》对应抗日战争、《白色恐怖下迁居》对应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或者学生也可把这些传记对应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历程。)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相应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选取“《辛亥参军一瞥》、《湖南宣布“自治”的六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对应辛亥革命。结合辛亥革命的内容、影响和评价进行作答即可。选取其他内容总结论点展开论述亦可。
37题【答案】(1)功德: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轨;修驰道灵渠长城;移民边疆、北击匈奴)。(具体史实答出两项即可)
(2)原因:领导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捍卫民主,拒绝做国王和再次连任总统(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主持制订1787年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无产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任选两个事件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