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测量亻
2)等效替代
4分
)40m(4分)
分)
5、(1)(6分)在拉力作用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1
Fcos37-umg-Fsin
310
)20.5m/s
撒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ar=2m/s
)(6分)加速阶段通过的位移为x=t=4
撒去外力后加速度为a2=-Hg=-5m/S
减速阶段通过的位移为:x
整个过程通过的位移x=x+x2=44
(7分)忽略以下详解过程的步骤分
试题分析:(1)物体滑上木板后,作匀减速运动,有ung=maA得a4=g="2"m/s22分
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umg=MaB,得:a8="14m/a2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W-
aat=aB
t,得:t=0.258
滑行距离:s=0
滑行距离
最大距离:△s=SA-S=0.5m
(2)物体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剷达B的右端时,A、B有共同的速度v1,则
+L1分
2a
又
分
可得:a=6m/s2
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1分
当F较大时,在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须相对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
有
g=1
所以
若F大于3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
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绝密★启用
0202021学年
物理试题
考试
90分钟
分
分
命题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
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意的。)
物理量
矢量的是(
时
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3.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和
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
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
笛卡尔
D.亚里士多德
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
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υ-t图像如图所
确的是(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
B.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两物体在t=6s时相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
速度
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关系为
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
A.加速度是1
初速度
移是
D.第1s末的速度
6.一个物体从离地面高度为H处做
体运动,当其下落到离
为h时的速度恰好是其着
速度的一半
如图所
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已知aC和
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
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则aC和bc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
23√
8.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汽车转弯后前进方向发生改变
物体的惯性与其速
关
物体上的力越大产生
度越大,表明物体的惯性与受力有关
要使速度相同的沙袋在相同时间内停下来,质量大的沙袋需要的力大,表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小明乘坐电梯
层到六层。他站在电梯
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在小明乘坐电梯
快到达六层时,电梯做减速运动的过程
列关于小明所处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A.超重状态
状态
C.平衡状态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
高的光滑水
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
滑上传送带开始
物块在传送
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
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右
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
的摩擦力作用
乙
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10甲所
为
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
的力的图
图10乙中的F是力F和F合
值
(请填写“理论值”或是“实际测量
(2)本实验探
方法
(请从“理想化模
等效替代”“放大
控制变
选
填一种)
(3)图乙所示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0方向的是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验
将砂和小杆
力
为细线对
大小,通过改变小桶中砂的质量改变拉力。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等于小车所受的
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
流电源
表
天平(含砝码
刻度尺
图
(2)他用小木块将长木板的右侧垫高来平衡阻力。具体操作是:将木板的一侧适当垫高后,把装有
纸带的
纸带穿过打点
桶并
打点
打点”或“不打点”)的情况
着
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表明消除
的影响
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是纸带上扌
算
的加速度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图2
(4)他在探究
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像如图3所示
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原因
A.木板一端垫得过
木板一端垫得过低
C.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太大
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