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浙江省三门中学姓名
磁现象和磁场
体验磁现象
磁体具有的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2.磁极:
1.磁性:
磁体
磁体
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
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性
自然界中的磁体有两个磁极:N极和S极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等等……….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结合以下问题:
是什么观念在干扰人们认识电磁关系?
奥斯特实验说明电与磁有怎样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发现有什么意义?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结合以下问题:
奥斯特之前有人研究过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吗?
是什么原因影响着人们认识电磁关系?
是什么思想促使人们去研究电磁关系?
是什么观念在干扰人们认识电磁关系?
奥斯特实验说明电与磁有怎样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发现有什么意义?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问题:奥斯特之前有人研究过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吗?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然有了磁性
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缝衣针磁化
1774年,德国的一家研究所悬奖征解,题目就是“电力和磁力是否存在着实际的和物理的相似性?”许多人纷纷做实验进行研究。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问题:是什么原因影响着人们认识电磁关系?
也许是由于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
也许是磁体不会对带电体产生直接影响
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实验条件不具备)
直到19世纪初,库伦、托马斯.杨和安培等著名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问题:是什么思想促使人们去研究电磁关系?
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随着对摩擦生热及热机做功等现象认识的深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渐形成
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联系一样,电和磁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问题:是什么观念在干扰人们认识电磁关系?
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是沿着物体连线方向,即都是所谓的纵向力
受到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实验
实验结论:电流能够产生磁现象,使小磁针偏转
阅读书本“电流的磁效应”部分
问题: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发现有什么意义?
“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法拉第
“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安培
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试触法
硬导线
软导线
干电池
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实验目的: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两根软导线、一根硬导线、一枚小磁针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导线如何放置能使小磁针的偏角最大?
扬声器
转动的螺丝钉
电动机
磁体A对磁体B的作用
通电导体对磁体的作用
磁体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通电导体A对通电导体B的作用
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
1.磁体和通电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
力的作用。
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中就有“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的记载,这是关于磁的最早记载
《吕氏春秋》中也可以找到:“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吕氏春秋注》中谈到:“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
司南
指南针
指南鱼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2、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地磁场
3、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地磁偏角。
地磁南极
地理北极
地理南极
地磁北极
地
磁偏角
4、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地球磁极的缓慢移动,磁偏角也在缓慢变化。
地磁场
地球磁场能抵挡大部分太阳风
。
极光
地磁场的作用
太阳耀斑
太阳黑子
宇宙中很多天体都有磁场。如太阳、月球、火星等都存在磁场。但它们的磁场有不同的特点。火星没有全球性的磁场,所以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
太阳风
宇宙中的磁场
讨
论
如果地磁场消失,地球会变成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