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2020.1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把居住在城郭之内的人称为“国人”,天子执政征求“国人“的意见和“国人”干预朝政的现象时有出现,召公就曾劝诚周厉王要关注“国人“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
A.中央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B.分封制已开始走向瓦解
C.“国人”舆论决定国家政务 D.执政体现以民为本的色彩
2、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助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
A.加强对官吏的管理 B.抑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自由迁徙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下面为学者编制的汉末至曹魏时期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表。这说明( )
士族
小姓
平民
合计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汉末
38
29
19
14.5
74
56.5
131
196—219年
曹魏前期
60
38.7
38
24.5
57
36.8
155
220—239年
曹魏后期
74
47.1
59
37.6
24
15.3
157
240—264年
A.人才选拔缺乏公正性 B.汉代选官制度得到延续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土族政治势力受到抑制
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后盗铸渐起”
《通典》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
《旧唐书》
“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
《新唐书》
A.唐代存在非法铸造钱币现象 B.五铢钱比通宝钱价值高
C.唐朝全盛时铸造开元通宝 D.唐代设立防止盗铸钱币的钱监
5.明代在地方普遍设立申明亭,书写境内百姓过失以示惩戒;设立旌善亭,书写善人善事以示表彰。各地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负责书写,称为老人。对毁坏亭舍、涂抹榜文者,予以严惩。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 )
A.注重教化 B.形成自治机制
C.宽严相济 D.依靠地方士绅
6.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三级,后又逐渐形成省级行政机构向更低级的府、县机构派出巡查性质的官员的惯例,被称为“分司”,这样就实际形成了省、司、府(州)、县四级地方管理体制,这一变化( )
A.适应了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 B.制约了地方官员活力
C.推动了三司分权体制发展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7、明万历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 )
A.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C.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8、洋、务运动期间,官员是否是科举出身仍很受关注,留学归国且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从1885年开始,四次返乡参加科举。此现象说明了( )
A.当时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B.当时科举制只需要考“五经
C北洋水师急需科举人才 D.维新派存在软弱性性和妥协
9、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种做法( )
A.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B.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
10、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
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
11.中国在某一时期的外交方略集中表现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给予必要的支援:发展同第二世界国家的关系;谋求‘以美制苏’,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勾结、分霸世界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该时期是20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12、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3、
公元627年唐朝所置十道 公元733年唐朝所置十五道
据上图变化可知,当时( )
A.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监察区已演变为行政区 D.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
14、明清时期,土地利用得到深入发展。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仍然是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主要途径。土地的深入利用还促进了桑基鱼塘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甘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等新作物也传入我国。这表明( )
A.明清之际商业较繁荣 B.中外交流内容广泛
C.社会的人口压力加大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15、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经济发展落后 B.贫富差别不大
C.城邦意识至上 D.人文思想盛行
第II卷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图一 唐代十道图 图二 元朝行省图(局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两种划界方式的差异。(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不同的划界方式进行评价。(6分)
(3)综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是不断演变的,其原因是什么?(3分)
17、“南海一号”沉船考古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复原模型
标有制瓷人家款记的阿拉伯风格喇叭口大碗
1987年,“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复原模型
标有制瓷人家款记的阿拉伯风格喇叭口大碗
1987年,“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观察阅读以上的图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要求:多角度提取历史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4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3 19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金)
中国出口
1970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美国
0
158
202
203
325
日本
255
1459
1306
1473
1760
西欧
302
702
827
875
1305
中国进口
1970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美国
0
334
149
188
850
西欧
529
1635
1506
1040
1910
——据邓峥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史实,并对该史实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概括准确,史实正确,评析须有理论依据。)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要求从背景、特点、社会价值等方面解读,字迹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4分)
即墨区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 ADCAA 6-10 ABABB 11-15 CCACC
16、(1)差异 图一,“随山川形便”:依据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行政区域边界,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保持一致。
图二,犬牙交错:有意打破山川天然界限,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3分)
(2)随山川形便:划界清晰,管理方便,有利于内部交通、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易守难攻,极易形成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犬牙交错:易于利用地理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制约天下,抑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失去天险,容易导致政权更替。(4分)
(3)国家疆域的不断变化;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的需要;吸取前朝的教训等。(3分)
17、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
等级三(6—8分):能多角度全面提取图文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等级二(4—5分):能多角度提取图文信息,信息不全面,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
等级一(0—3分):信息提取不全面,逻辑论述不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先进,能够建造大型的远洋商船,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对外贸易的展开。
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对外贸易发达,贸易范围远达阿拉伯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瓷器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外贸产品主要来自民间手工业(民窑)生产,许多产品是依据外商的要求定制的。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政权的对峙,制瓷业中心也转移到南方地区。
大量中国钱币的出口,表明中国货币在国外得到普遍接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18、参考示例:
信息:中美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演变。(2分)
史实: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评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冷战的影响,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经贸关系陷于停滞状态。二十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双方的经贸往来逐步增多,有利于中国从美国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也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获取外汇收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扩大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实现互惠互利。同时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还推动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0分)
19、
特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政府立法);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政府的推动;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价值: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规律: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