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上海市建平中学
2020.12.3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散文阅读教学
目录
CONTENTS
01
单元设计背景
02
单元学习目标
03
单元学习内容
04
单元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人文主题】自然情怀
民族审美心理
文学欣赏品味
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写—思—做
【课时安排】
10课时
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3课时
15.《我与地坛》
2课时
16.《赤壁赋》
《登泰山记》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读书分享会或自编作品集交流)1课时
写作指导及讲评
1课时
threats
threats
threats
threats
1.
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这些“自然情怀”美文的感受、体验和欣赏,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
3.
诵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2.
品读课文,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4.
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学会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散文写作训练,努力做到情景交融。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任务】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美,把握课文中人、事、景、物与情、志、理之间的关系;
比较作品的选材组材和整体构思,分析其写景、抒情、说理的方法和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和虚实相生的意境;
背诵《赤壁赋》;
借鉴课文的写法,根据写作意图,选择观察、欣赏和表现景物的角度,合理地选材组材,使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单元设计思路】
精读
《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赤壁赋》
泛读
《荷塘月色》《登泰山记》
古代
《赤壁赋》《登泰山记》
现代《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当代《我与地坛》
单篇
《我与地坛》
多篇组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赤壁赋》《登泰山记》
同城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古迹《赤壁赋》/名山《登泰山记》
学习任务一:景、情和理(手法)的感受(《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学习任务二:语言点评(写景状物、物我对话)(《我与地坛》)
学习任务三:审美思考(文化符号与审美主体)(《赤壁赋》《登泰山记》)
学习任务四:背诵《赤壁赋》
学习任务五: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练习
课文
画面
视角
动与静
全景与特写
比较分析描写角度、作用
《故都的秋》
?
?
?
?
?
《荷塘月色》
?
?
?
?
《我与地坛》
?
?
?
?
《赤壁赋》
?
?
?
?
《登泰山记》
?
?
?
?
课文
景物选取
形声色态
画面组合
氛围意境
比较赏析,体味散文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
?
?
?
?
?
《荷塘月色》
?
?
?
?
《我与地坛》
?
?
?
?
《赤壁赋》
?
?
?
?
《登泰山记》
?
?
?
?
结合“学习任务一”(梳理)
结合“学习任务二、三”(赏析)
课文
作者年代
所处地域
所遇之事
彼时心境
所写之景
比较分析探讨“自然情怀”
《故都的秋》
?
?
?
?
?
?
《荷塘月色》
?
?
?
?
?
《我与地坛》
?
?
?
?
?
《赤壁赋》
?
?
?
?
?
《登泰山记》
?
?
?
?
?
课文
语言风格
所写之景
所用之法
所达之情(理)
《故都的秋》
?
?
?
?
《荷塘月色》
?
?
?
?
《我与地坛》
?
?
?
?
《赤壁赋》
?
?
?
?
《登泰山记》
?
?
?
?
作者
经历
写作背景
相似点
郁达夫
?
?
?
朱自清
?
?
史铁生
?
?
苏轼
?
?
姚鼐
?
?
篇目
词语
赏析
句子
赏析
《故都的秋》
1、2、3
?
1、2、3
?
《荷塘月色》
1、2、3
?
1、2、3
?
《我与地坛》
1、2、3
?
1、2、3
?
《赤壁赋》
1、2、3
?
1、2、3
?
《登泰山记》
1、2、3
?
1、2、3
?
知人论世
赏词析句
篇目
手法
作用
赏析
《故都的秋》
1、2、3
?
?
《荷塘月色》
1、2、3
?
?
《我与地坛》
1、2、3
?
?
《赤壁赋》
1、2、3
?
?
《登泰山记》
1、2、3
?
?
篇目
都写北京,有何侧重
景物的主要特点
思想感情
相似点
《故都的秋》
?
?
?
?
《荷塘月色》
?
?
?
《我与地坛》
?
?
?
篇目
登临地点
景物的主要特点
思想感情
相似点
《赤壁赋》
?
?
?
?
《登泰山记》
?
?
?
赏析手法
评析感情
综合学习任务要求,在班内举办“如是我读”的分享会,分享古今中外作家“自然情怀”美文。
小组合作,以“自然情怀”为主题自编名家作品集,作点评、推荐理由。
读写结合。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散文。自拟题目。
或者从下面提供的两组题目中任选一个作答。
(1)
(立春、立秋、夏至、冬至)时节。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所,认真观察,努力发现以前未曾仔细关注的某些细节,以“我第一次发现”为题,写一篇散文。
【实践活动】
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单元
导语
主客体“观照—反映”关系
1
2
3
4
REPORT
ANNUAL
2017
从多元解读中寻找共性
文化引领
品景
悟境
自然
情怀
格局
意象
行文
清华园的圆圈:传统文学的严谨
总分总的呼应:对比中的虚与实
从学者到平民:文人笔下的景与调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我与地坛》
单元主题
自然与情怀
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写作
朱自清的学者品味
郁达夫的文人审美
史铁生的平民沉思
学习有关泰山的名篇,如:
谢灵运《泰山吟》
李白《游泰山六首》
杜甫《望岳》
徐志摩《泰山日出》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杨朔《泰山极顶》
冯骥才《挑山工》
【补充学习资源】
1.苏东坡作品
必读篇目:苏轼《初到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游沙湖》《赤壁赋》《后赤壁赋》;
李炜光《乌台诗案始末》,陆蓉华《苏轼在黄州》。
选读选看篇目:《宋史·苏轼传》,林语堂《苏东坡传》。(观看纪录片《苏东坡》)
2.郁达夫作品
必读篇目:《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选读选看篇目:《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观看电影《郁达夫传奇》)
3.史铁生作品
《我与地坛》(全文)、《秋天的怀念》、《我二十一岁那年》、《老家》、《好运设计》。
(观看纪录片《史铁生》)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