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
教学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1)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在网上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2.教师
搜集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同的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3.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了解作者是运用哪种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手指》这篇文章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的道理是: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重难点
1.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并领悟其中的道理。
2.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结合多媒体链接的视频故事,运用从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3.采用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手指张开,看一看自己的手指,你们了解自己的手指吗?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手指》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然后选出最感兴趣的部分,自己用心读。
(课件出示《手指》课文情景朗读的视频。)
2.自己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地方,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1.出示自学讨论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找出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表?1.?
3.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以及其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独特的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和“养尊处优”的生活。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摆出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4.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课件出示句子。)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四、教师小结
五、阅读链接《手》
六、了解作者,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的作者是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散文家。
(课件出示关于丰子恺的资料。)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先总后分。
七、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读寓言故事《五个手指》。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读短文《五个手指》,想一想这个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文章《五个手指》。)
2.看相声《五官争功》。
(课件出示相声《五官争功》。)
3.以“五官的______”为题,编写一则寓言故事。
八、作业设计
1.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五官的______》。
2.背诵本课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抄写在摘抄本上。
教学反思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作者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文章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手指。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后,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等学生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后,我整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顺便引出了本文的写作方法——先总后分,为习作练习《五官的______》做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