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4 10: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与这些词语有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租调制 D.科举制
2.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性格差异 B.个人职业不同 C.个人品德参差 D.生活环境差别
3.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D.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4.《辞海》称某一书法的特点为“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下列书法作品与此描述一致的是
A. B. C. D.
5.《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认为商汤伐桀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实行“家天下”制度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科学宣传、信仰自由
6.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7.《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8.邓小平曾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表明“一国两制”
A.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B.在解决澳门问题上首次得到成功运用
C.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 D.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模式
9.如图中的行政机构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0.中国古代有“齐人”、“鲁人”、“楚人”的称谓,这种表述源于下列哪种政治制度?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1.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①定《五经》,置《五经》博士 ②国家创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 ③佛教传播和道教兴起
④科举制的实施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⑥理学的创立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2.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军机处的设置 C.特务机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13.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其执笔的《反奉战争宣传提纲》中指出,广东革命根据地已经巩固,国民政府应积极准备实力。1926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时期”,“是国民革命的生死关头”。为此,中共
A.努力倡导实现国共合作 B.积极推动开展北伐战争
C.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警惕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右派勾结
14.秦朝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的中央行政体制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5.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
A.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B.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正式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D.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16.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7.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18.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C.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19.从2017年开始,“8年抗战”一律修改为“14年抗战”,下列哪一项不能为这一修改提供延长的依据:
A.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核心
C.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使喜峰口失而复得 D.十八集团军奋战在长城内外
20.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因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据此可知
A.沈括科学评估了石油的优势 B.宋代已普遍使用石油
C.沈括系统总结古代地质成就 D.北宋的科技成就突出
21.史载,太宗时,中书省的主要职掌是起草诏书、发号施令和参谋决策,决定大政方针。门下省的主要职责则是审核下行的诏敕,审批百司奏抄,处理日常庶政。一般政务由尚书各司商量决定后,上报到门下省。小事门下省审查通过后报皇帝“上闻”,大事则奏报皇帝批准。由此可见,唐太宗时
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B.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C.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 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22.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
A.保护中国的关税税率 B.插足其他列强“势力范围”
C.打击列强的嚣张气焰 D.独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23.有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如下评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你认为此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是( )
A.非理性的 B.完全错误的 C.片面的 D.中肯的
24.1939 年的陕甘宁边区医院,门诊、取药是免费的,轻病者三餐白米饭,休养者每人一毛的菜钱,病重者有牛奶、鸡蛋。绝不以金钱的有无来决定病人的诊视。医院的这些规定
A.反映了其维护人民健康的宗旨 B.推动了抗日战争逐步取得胜利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的落实
2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B.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C.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D.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二、材料分析题
26.近代中国是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代,也是动乱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在继续地采用着………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二 下列图片展示的是洋务运动期间我国的一些实际场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关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8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问题二 中央与地方
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填写。(6分)
(4)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
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DDCAC 6.BBDCD 11 .CBBAD 16 .CBADD 21.CBDAC
26.(共16分)
(1)(总8分)过程:①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使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总8分)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入机器生产。(2分)
意义:(答3点即可得6分)使中国开始了机器大生产,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军事侵略;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演变。
27.(共16分)
(1)(总8分)变化:由中美对抗转变为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原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美国在对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中美都面临着苏联势力的威胁;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答3点即可得6分)
(2)(总8分)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急剧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比重不断上升。(4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追随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导致了对中国贸易额的大幅下降;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从而推动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比重的大幅上升。(4分)
28.(共18分)
(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2)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
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4分)
(3)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 秦朝:郡县制; 元朝:行省制。(6分)
(4)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