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变与不变
第1课 泥巴变形记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 纸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形状改变,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3、科学态度、STSE
了解生活中与物质变化、混合与分离相关的现象和问题。教学重点:
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会发生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 纸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形状改变,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教学准备:
白纸、吸管、陶泥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谈话:(出示大自然里春天和冬天景象对比图) 寒假结束,冬去春来。我们周围的事物有变化吗?说一说(可引导学生说说校园的变化、身边的变化,让学生通过研讨意识到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一单元,在“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二、示例聚焦
1、(出示图示)请四名同学上来分别将纸揉成一团或折成不用形状,将吸管弯折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2、观察、比较、分析纸和吸管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3、小结:纸和吸管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三、实验举证
1、提出活动任务:你能让一块泥发生类似的变化吗?
2、活动:捏泥人
出示活动要求——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观察、描述泥巴的样子。(使用环保的陶泥)
用团、挖、搓(cuō)等方法将泥巴捏成小泥人。
比较捏泥人的前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是不变的?(完成活动手册记录)
3、小结:陶泥的形状或大小改变,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四、类比举证
1、今天我们活动中,纸、吸管、陶泥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或大小,物质本身没有改变。)
2、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变化?(出示图片,引导类比举证)
五、提炼概况
1、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物体的变化,这些物体的“变与不变”有什么共同点。
2、变化万千,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趣变化。
板书设计:
1、泥巴变形记
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与
不变——构成物体的物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