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2020?北海一模)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
B.我们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
C.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
D.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实验探究中直接得出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规律,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得出的,故只有A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0秋?厦门期末)图为足球射向球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大小不变
C.足球在空中最高点时所受的重力为零
D.足球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踢力的作用
【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C、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重力的大小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再受到脚对球的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3.(2020春?潮南区期末)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行
B.皮球竖直向下与地面碰撞又弹回
C.公共汽车到站后减速停止
D.降落伞以1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
【解析】A、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A错误;
B、皮球竖直向下与地面碰撞后弹回,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断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公共汽车到站减速停下,速度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C错误;
D、降落伞匀速下降,其运动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4.(2020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B.
C.
D.
【解析】A、运动员投掷铅球时的准备动作增大了铅球出手时的速度,由于惯性,铅球继续保持出手时的速度,从而抛的更远,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时助跑,增大了起跳时的运动速度,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起跳时的速度运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C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0?绵阳)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解析】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故A错误;
B、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飞出车外,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飞出车外,故B正确;
CD、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安全带只能减少人受到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CD错误。
故选:B。
6.(2020?衡阳模拟)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所示),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解析】刹车前,水和杯子是一起向前运动的,刹车时,杯子由于受到桌面的摩擦力而停止运动,水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所以水会向前溢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2019秋?通州区期末)在图中,关于车辆行驶警示,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开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
C.禁止行车抛洒物品
D.前方弯道,减速慢行
【解析】A、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不合题意;
B、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桥面受到的压强,从而保护桥面,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故B符合题意;
C、禁止行车抛洒物品,是为了防止物品因惯性而给行人或其他车辆造成伤害,故C不合题意;
D、当车辆转弯时,乘客的脚和汽车一起改变了运动状态,乘客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摔倒,所以,前方弯道、减速慢行是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2020?石景山区二模)下列情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地铁站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
C.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D.汽车在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解析】A、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否则在刹车时人由于惯性而向前倾,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铁站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不属于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在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得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C符合题意。
D、学校路段减速慢行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9.(2017?广元)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转弯而导致身体倾斜,小兵向父母解释,这是由于
原因造成的。在高速路上,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
分钟到达广元。
【解析】汽车行驶过程中身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转弯时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导致身体倾斜;
标志牌的含义是:
60km:标志牌处到广元的距离是60km,
从速度计中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为90km/h
由v=得,
汽车从标志牌处到达广元需要的时间:t===h=×60min=40min。
故答案为:惯性;40。
10.(2020?江西)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行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行至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
;此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解析】(1)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行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与重力均相同,运动的距离相同,则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小车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相同;大小。
11.(2020春?上饶期中)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
(填“受到”或“具有”)惯性。足球最后停下来时它的惯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足球最后停下来时它的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具有;不变。
12.(2020春?仁寿县校级期末)在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
(选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若列车刹车,用细线悬挂在车厢内的小球,摆动方向是
(选填“车行方向”或“车行相反方向”)
【解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内,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人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
若列车刹车,用细线悬挂在车厢内的小球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摆动方向是向车行的方向。
故答案为:会;车行方向。
13.(2020春?松北区期末)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了,扣子由于具有
不会随卡片飞出,由于受到
的作用而落入杯中。
【解析】小卡片和扣子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手指突然弹击小卡片时,小卡片由于受到弹力的作用而向前飞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而扣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扣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瓶中。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
14.(2020春?萍乡期末)“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飘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突然刹车,由于汽车具有
仍要向前运动;此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会急转弯。整个过程重力和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
。
【解析】(1)突然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运动;
(2)此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会急转弯,即方向改变,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和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惯性;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
15.(2019?高新区校级三模)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则此时汽车向右
,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画出此时物体M的受力情况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向左运动,所以有两种可能,即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
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木块M相对于汽车有一个向左的运动趋势,此时木块M会受到一个向右的摩擦力(其动力的作用),故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加速运动;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0春?凌海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小刚同学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旗子标记小车在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
。
(3)请你画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4)由上述实验推测,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小车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
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三个力的作用点可画在小车的重心上,则小车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4)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的运动速度就不会变化,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2)惯性;运动状态;(3)见上图;(4)匀速。
17.(2020?安阳县一模)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玥玥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水平放置的木板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观察小车在这三种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在实验时玥玥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木板末端,她只需要调节斜面倾斜程度
(选填“增大”或“减少”)θ角,就可以继续探究实验了。
(2)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依次从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将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停下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b、c,如图乙所示。标记a是小车在
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是正确的。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则小车在
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
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解答】解:(1)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与高度有关,小车直接冲出木板末端说明速度过大,因此需要控制速度变小,减小斜面倾角即可;
(2)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所以标记a是小车在毛巾表面停下来的位置;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
(4)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根据W=fs知,在距离相同时,小车在摩擦力最小的水平面上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少,三种表面中木板最光滑,所以木板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多,毛巾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故答案为:(1)减小;(2)毛巾;慢;(3)B;(4)木板;毛巾;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2020?北海一模)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
B.我们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
C.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
D.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实验探究中直接得出
2.(2020秋?厦门期末)图为足球射向球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大小不变
C.足球在空中最高点时所受的重力为零
D.足球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踢力的作用
3.(2020春?潮南区期末)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行
B.皮球竖直向下与地面碰撞又弹回
C.公共汽车到站后减速停止
D.降落伞以1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
4.(2020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B.
C.
D.
5.(2020?绵阳)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6.(2020?衡阳模拟)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所示),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7.(2019秋?通州区期末)在图中,关于车辆行驶警示,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开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
C.禁止行车抛洒物品
D.前方弯道,减速慢行
8.(2020?石景山区二模)下列情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地铁站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外
C.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D.汽车在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二.填空题
9.(2017?广元)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转弯而导致身体倾斜,小兵向父母解释,这是由于
原因造成的。在高速路上,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
分钟到达广元。
10.(2020?江西)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行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行至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
;此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1.(2020春?上饶期中)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
(填“受到”或“具有”)惯性。足球最后停下来时它的惯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0春?仁寿县校级期末)在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
(选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若列车刹车,用细线悬挂在车厢内的小球,摆动方向是
(选填“车行方向”或“车行相反方向”)
13.(2020春?松北区期末)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了,扣子由于具有
不会随卡片飞出,由于受到
的作用而落入杯中。
14.(2020春?萍乡期末)“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飘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突然刹车,由于汽车具有
仍要向前运动;此时转动方向盘,汽车会急转弯。整个过程重力和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
。
三.作图题
15.(2019?高新区校级三模)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则此时汽车向右
,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画出此时物体M的受力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0春?凌海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小刚同学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旗子标记小车在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
。
(3)请你画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4)由上述实验推测,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7.(2020?安阳县一模)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玥玥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水平放置的木板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观察小车在这三种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在实验时玥玥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木板末端,她只需要调节斜面倾斜程度
(选填“增大”或“减少”)θ角,就可以继续探究实验了。
(2)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依次从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将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停下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b、c,如图乙所示。标记a是小车在
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是正确的。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则小车在
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
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