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3.1.1 平方根
二、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平方根”是人教版第十三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建立平方根的概念,为学习实数提供知识基础。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引入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二次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方法
1.复习法:复习乘方,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
2。情境激趣法: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体现创新。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发现问题、主动探索;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非负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2.能力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激励学生崇尚科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表示。
难点: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1.创景引新:
六、教学过程
平 方
+1
-1
+2
-2
+3
-3
1
4
9
0
0
9
-3
+3
-2
+2
-1
+1
0
0
4
1
一般的,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叫作 a 的 平方根 或 二次方根 .
即 如果 X2 = a,那么x 叫作 a 的平方根。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特别地:0的平方根等于 0 。
2.应用新知: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作开平方。
平 方
+1
-1
+2
-2
+3
-3
1
4
9
0
0
9
4
1
-3
+3
-2
+2
-1
+1
开平方
0
0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
比赛,小鸥很高兴,他想裁出
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3.探求规律:
例: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请求出;
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6 , 0.16 , (-4)2 , -32 , 0 , 1 ,2
平方根性质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
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
负数没有平方根。
4.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
①100的平方根是10②非负数一定有平方根
③9 的平方根是±3 ④-6是(-6)2的平方根
⑤
是7的平方根 ⑥
没有意义
(2)说出下列各式意义并计算:
① ②-
③+ ④
5.目标反馈:
(1)填空:
①(-5) 的平方根是
②若X =3,则X=
③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④ 表示的意义是
⑤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11,则它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 这个数是
⑥已知5x-6的平方根为3,则x=______.
2
2
(2)选择: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实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
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正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不是正数就没有平方根
②.若-b是a的平方根,则( )
A.b=a B.a=b C.b=-a D.a=-b
③.196的平方根是 ( )
A.14 B.-14 C.14 D.
④.使式子有意义的数a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无数个
2
2
2
2
6、知识引申:
(1)判断:若a2=b2,则a=b.( )
(2)当a为何值时, 有意义?
(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① (X-3)2=16 ②4(x+2)2-81=0
a-4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注意什么问题?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
⑴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P75 3题。
⑵兴趣题: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x+2和3x-14,求这个数。 课后结合自身水平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七、板书设计:
4 例.
9 平方根性质:
16 学生演板:
…
八、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的天性回归。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在发现探索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复习导入到巩固练习,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但知识引申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谢谢合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