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2.4.3 制作多图层动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2.4.3 制作多图层动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03 18: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
1701800-98224学段 初中 年级 课时 1
主题 制作多图层动画 授课教师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这一课是《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课 活动 4《制作补间动画》
教材 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前面初步了解 Flash动画制作(包括动分析 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基础上,设置的一节课。以动作补间动画为主内容,巩固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以及掌握多图层动画制作的基
本方法。
通过前面对 Flash的学习,学生已经对 Flash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理解了 Flash动画中的关键帧、元件以及舞台等知识,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动作渐变动画(如:移动的圆)和逐帧动画(如:青蛙跳水)。他们在制作简单动画的基础上,迫切想再添加符合自己需要的动画,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了学习本课的强大动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
学生 础。
分析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
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多图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汽车通过路口”的丰富内涵--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了解图层、学会图层的基本操作;
知识与技能 (2)掌握图层分层应遵循的原则;
(3)掌握并学会多图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制作“汽车通过路口”动画,学会制作多
图层动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 过程与方法 (3)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通过教师组学 织协调,通过学生探究、协作学习,通过 “小老
目 师”的讲解演示、巡视辅导,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标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互帮互助、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 (2)让学生逐渐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价值观 的精神,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动画“汽车通过路口”制作,教育同学们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图层及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的分层原则
重点
制作多图层的补间动画
难点 图层的分层原则
资源 教材、PPT、汽车通过路口素材等
教学 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由“主角”转策略 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选择 来学习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学生在具有阐述 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 2 个 Flash动画,从动画制作方法的不同以至于达到的动画效果不同,引入新课—制作多图层动画。
教学过程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
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补间动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在引入多图层后,学习图层的概念以及图层的基本操作:
突出的概念对比 PS 里面的图层就行学习;
图层的基本操作:新建、重命名、移动、删除、显示、锁定等。重点强调图层的“重命名”:一般做到“见名知义”,当你看到图层名字的时候就知道图层里面有什么对象或者图层里面的对象做什么操作。
1701800-96647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建构)新的经验。本节课中设置了 2 个知识的建构过程:
PS 中的图层--动画中的图层;
单图层的动画--双图层动画--多图层动画
前面学习了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刚刚学习了图层的基本操作, 在本环节的开始我会直接抛给学生一个任务:制作“汽车通过路口”。学生拿到这个任务后首先思考需不需要添加图层?为什么?然后我会直接找一个同学上讲台上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操作方法。
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图层的分层原则
“汽车 1”图层和“路口”图层不分开可以吗?为什么? 静止的对象与运动的对象,要分层【板书】
如果再添加 1 辆汽车从左到右驶过路口,还需要添加图层吗?
为什么?
运动速度和时间不同的角色,要分层【板书】
※3.想在路口添加红绿灯,能添加图层吗?为什么? 根据制作需要,可以适当添加图层【板书】
教师适时指导、点拨,结合学生已学知识,集体讨论,引导拓展
“汽车通过路口”动画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我风采。
制定整合安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个体现自我个性的动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带红绿灯的汽车通过路口)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学生作为“小老师”适时讲解、演示、巡视、辅导。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德
1701800-72262育和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问题)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活学活用和掌握操作的目的。同时设计任务驱动时特别注意重点突出、教学结构合理、侧重能力培养,给学生足够主动思考的空间,避免单纯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大胆的让学生去尝试,而我只做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走上讲台去讲解、去演示,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到课堂之中去学习、去辅导,让课堂成为学习的阵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学的宗旨不在于尽可能的教给学生
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可见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此,本课重点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接受任务--问题探究--验证猜想--经验交流--主题升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演示讲解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时,不做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是让学生逐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展示优秀的作品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1701800-376681制作多图层动画
1.图层及图层的基本操作
板书 (新建、删除、重命名、选择、隐藏、移动等) 设计 2.图层的分层原则【根据需要】
静止的对象与运动的对象,要分层;
运动速度和时间不同的角色,要分层 。
3.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