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5以内的减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5以内的减法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06: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难点:减法与加法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加法)那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加法呢?(把两个数合起来算一共是多少的时候)那你们可以熟练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课件,练习分与合和口算五以内的加法)
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课件动态演示)指名说图意:原来有5个小朋友,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三个小朋友。(先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再让全班一起说图意)
一共有5人,走了2人,要知道还剩几人?就要把走的2人去掉,从几里面去掉2人?指名回答。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由于要从5里面去掉2,这个5是总数,所以5要写在减号前面。走掉2人也就是要去掉2人,用“-”表示去掉,在5的后面写减2(介绍减号)最后还剩3人,所以得数是3。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讨论: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同桌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教学“试一试”。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浇完花后,来到了操场上,看,他们正在玩荡荡板呢。(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同桌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人,现在还剩下2个小朋友。一共有3人,走了1人,就要把这1人去掉。从几人里面去掉1人,得到的是几?你能写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填完算式后,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看来大部分小朋友都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了,那我们来试一试看看我们自己能不能解决问题了(光盘出示)。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指名说一说。然后填写算式,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关(课件出示)。先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要从几里面去掉几,然后再让学生在图中画一画,并填出得数。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们表现真好,如果不让你画圆片,你还会计算吗?下面请看第三关。(课件出示)让学生想一想,再填一填,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前面三关我们都闯过去了,那看看下面这关你还会不会?(课件出示)同桌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写出每个算式。比一比这3道算式各是5减几?得数有什么变化?哪道算式的得数最大?(同样是5只小鸟飞走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想想做做”第6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减法算式,现在我们来写一写这些算式,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最工整。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
“想想做做”第5题。
让我们来试一试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开小火车做口算(课件练习,先减法,再加减混合)
小小数学家
(出示课件)这两个三角形长得一样,所以他们表示两个相同的数,圆片和三角形长得不一样,所以他们表示不同的数,那你能说一说三角形表示的数是几呢?(1)为什么呀?(因为1+1=2)那圆片表示的数是几呢?(4)为什么?(因为4-1=3)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作业布置
完成《补充习题》第24页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减法
5 – 2 = 3

减号
读作:5减2等于3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用“三句话”来完整叙述减法的过程,也能知道在做减法计算的时候我们是依据前面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来进行计算的,但在综合概括“从几里面去掉几求还剩下多少的时候用减法”这样比较抽象的说法时还有点困难,基于对一年级孩子目前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通过对不同减法算式的比对更突出算理的教学,并且由于一年级孩子对数学的抽象表达还比较困难,可以从建模的角度让他们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