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1. 易碎品的包装》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03 18: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易碎品的包装》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设计·应用 领域
教材 书名: 《美术》第11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 2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活动提出目标要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理论依据: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设计活动,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通过赏析,提高审美情趣,借鉴他人经验,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应倾听学生的此刻的看法,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美术五年级 上册 第1课的教学内容,与本册第2课《糕点盒设计》 第6课《我设计的鞋》 成包装设计单元。本课《易碎品的包装》侧重学习设计出包装的保护作用。与第二课相比侧重于结构美。本课学生应用固定和隔离的易碎品包装原理,运用已学过的纸造型技法,尝试设计易碎品包装,体现美感。在全套教材中,本课以《让动物站起》《会动的纸造型》为基础,并为五年级下册《垃圾箱设计》《建筑纸模型》六年级上册《情趣盎然的设计》等课做好铺垫。
本单元第2课《糕点盒设计》课程内容是在了解易碎品包装原理“固定、隔离”、包装形式“单独包装与成组包装”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包装设计,巩固学习包装形式巧妙,多样化,侧重于合理装饰包装,体现装饰美。

学生情况:
本校174名学生,五年级共16名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表现出对美术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在四年级着重对写生和水粉技法加强了训练,绘画能力较强,但运用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能力较弱。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过运用插、卷、折、粘贴,等方法制作纸造型,也曾尝试过拉杆活动制造型的设计,对立体制造型有一定技法基础,但设计意识较弱,需要重点对设计意识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易碎品包装保护的原理;了解单独包装、组合包装两种包装形式。尝试利用材料和工具,合理、有规律的设计、制作一个单独或组合式包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动手探究、对比分析、赏析借鉴等形式,探究学习易碎品包装的基本方法,体验设计制作过程,感受易碎品包装设计的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提高设计意识,合作意识,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包装的功能和意义,初步形成设计意识。增强观察意识,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激发以设计和工艺改造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使用卡纸、瓦楞纸等纸材,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为易碎品设计制作包装。
2.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具有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的易碎品包装。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入
二 新授
1、谈话直接引入:
出示青花艺术品瓷瓶
提问:怎么把他带走?
板书:保 护
出现问题:盒子大怎么办?
总结:想办法把它固定
追问:如果两个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出示课题《易碎品的包装》
包装的定义:流通商品的外包容器、材料、辅料的总称。
商品的包装保护原理与我们刚刚探讨的包裹的保护原理一样。
小结:两种保护原理:
板书:
易碎品的包装
保护
原理:固定、隔离
根据生活经验各抒己见:
抱着、用塑料袋拎着、手提袋、用盒子装上……
填充:固定
思考:需要防止互相磕碰……
分开、隔离
了解包装是指商品的包装
总结:
保护原理:固定+隔离
创设问题情境:
精美易碎品,产生保护的愿望。
引发思考:
包装需要有保护作用。
谈话中思考包装的保护作用,保护原理“固定和隔离”解决知识目标
引发对包装形式“单独包装和组合包装”的预先思考
易碎品包装的方法
提问:对比两个商品鸡蛋包装哪个更精致美观?
小结:包装可以更好的体现商品的价值
合作学习:
1.复习旧知
A 出示材料:卡纸瓦、楞纸
B 复习基本纸造型方法:
2.合作讨论题目
每组以一种方法为主,通过多种变化组合,设计纸结构,想办法 “固定”住一颗鸡蛋,达到保护的目的。
看哪个组找到的方法最多、最合理。
提示
结构合理
简单易行
节约材料
结构特别
值得继续推敲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追问、即时评价
小结:
通过折、卷、插、挖的基本方法加以各种组合、变形,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种 结构,用来固定,保护一个鸡蛋。
教师演示
展示工具(游标卡尺)的用法;演示制作技巧
制作时注意有意识测量鸡蛋的大小,使用直尺等工具规范制作。让设计更规范精美。
猜一猜:哪个是精品鸡蛋哪个是普通鸡蛋
感受
通过包装设计可以更好的体现商品价值——商品包装要有审美性
商品的包装除了保护作用还要展示商品。
复习造型方法
回忆学过的制造型方法:折、卷、插、挖空。
小组合作探讨
第一组:以“折”为主
第二组:以“卷”为主
第三组:以“插”为主
第四组:以“挖”为主
画一画 你的设计
思考用多种方法 固 定住一颗鸡蛋,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
(给予适当的提示)
总结汇报方法:

……
画出示意图 简单用相同像其他组同学介绍本组思路
思考合理运用工具,帮助设计更规范精美。
了解包装展示商品的作用,感受包装的审美性。
复习纸造型方法,启发运用已学过的纸造型方法。
尝试组合、变化,将纸造型方法灵活应用于设计。
尝试运用“固定”的原理,为完整设计铺垫
尝试利用设计草图帮助设计
发现基本方法加以组合、变形,可以应用于易碎品包装设计
培养严谨的设计意识。
培养严谨的。
二、学习易碎品包装的形式
1欣赏包装设计作品
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形式有两种:
板书:独立包装 组合包装
2组合包装的优势
节省空间 方便运输
所以组合包装会为方便搬运设计很多细节。
(补充:当然零售我们还是需要独立包装)
3为不同物品设计选择包装形式
鸡蛋
手机
红酒
小结:根据物品的特点,和人们不同需求,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包装。
尝试分析:组合包装的优势
节省空间 方便运输
思考选择
鸡蛋 组合包装
手机 单独包装
红酒 (对饮、聚会)
可以设计单独包装 亦可组合包装

学习两种包装形式,提高设计意识,包装设计要满足不同需求。
二 赏析
欣赏拓展:
出示包装设计作品 学生欣赏分析
1独立包装拼成组合包装
2猜一猜 设计师为什么要在这里设计两个小洞?
3 你喜欢哪个风格的包装,为什么?
总结板书
设计要求:
实用性
审美性
趣味性
补充板书:(包装:包装的作用:展示商品)
欣赏分析
1 独立包装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巧妙拼合成组合包装或多组包装
2欣赏方便搬运携带的设计
感受包装设计需要 ——实用性
感受
包装不同风格的美
独特设计的包装很有审美性和趣味性
思考能否借鉴其中的妙趣,为我所用
解决教学难点
分析设计师的包装设计,感受设计的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
1.通过进一步欣赏,开阔思路。
2.解决难点
感受设计的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
借鉴他人作品中的巧妙之处为我所用。
三、设计实践
根据板书提出任务要求:
易碎品包装
功能:保护 展示
原理:固定 隔离
注意:实用、美观、有趣、(环保)
2配合板书提出任务要求:
利用卡纸、瓦楞纸等材料,运用固定和隔离的包装原理,给易碎物品设计一个独立或组合形式的,合适的外包装。
注意:
1. 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原理:固定+隔离)。
2. 包装设计实用、美观、可以有趣。
整理知识
明确任务
利用板书,整理知识,明确任务,尝试设计
三、展示评价
组织评价
自评提示:
设计的是( )的独立/组合包装,我是怎样固定、隔离保护它的…… 我的设计风格:简洁实用/别致有趣/时尚大气……
展示作品
用手机拍摄学生作品,即时上传电子屏,展示作品。
评价:表扬优势、提出改进意见。
自评:以设计师的身份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何做到固定和隔离的,的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
互评:以顾客或厂商的身份审视作品,提出优势和质疑,提出改进意见
尝试改进自己的包装草样
四、拓展
包装材质多样
2 包装的再利用
提问:我们在使用商品的时候,包装拆下来通常如何处理?
3课后拓展思考
为一个鸡蛋设计包装有意义么?
不是已经有了很实用的吗?设计师们为什么还在不停的设计鸡蛋的包装?
拓展知识
感受包装的多样性
感受这些设计既有很强的应用性,又能够合理节能减排。
感受包装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
感受设计之巧妙;设计为生活。
提示设计的环保意识。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设计通过小组汇报、作品展评,检验学习效果 16名学生中至少14人能够较为灵活的运用已有纸造型知识技能,配合工具,设计易碎品包装。所有人设计都应能够体现出应用性、至少12人作品能够体现审美性和趣味性。容许同学制作不成功,但应有可以用草图或语言表达出合理的设计想法,并可以自己分析出制作失败的原因。
通过小组汇报,检验是否大部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纸造型基本方法,恰当使用工具,设计易碎品的包装。根据汇报即时评价,恰当的启发、提示。
通过巡视实践过程,检查学生设计作品能够是否应用固定和隔离的保护原则来保护易碎品。
通过展评环节,自评提示语,提示孩子检验设计作品能够考录到实用、美观、有情趣。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重视有效合作学习,不为了合作有合作:通过合作讨论造型方法,相互启发,开阔思路。
创作要求独立完成,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设计想法,每件设计作品体现设计者的独立思考。
由于作品较小、且立体,不好展示,展评方式设计用手机拍摄,通过QQ即时上传大屏幕,让学生及时欣赏评价,激发兴趣。
学具准备